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fc/04/8f/fc048f48-5e92-0df2-3f3b-b983f95e825c/mza_9796852638211778400.jpeg/600x600bb.jpg
林書店
林子勤
30 episodes
8 months ago
沒有店面,但一樣可以陳設書籍。沒有店員,但一樣可以為你介紹書籍。 這裡介紹的不是「好」書,而是一些與我有關係的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林書店 is the property of 林子勤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沒有店面,但一樣可以陳設書籍。沒有店員,但一樣可以為你介紹書籍。 這裡介紹的不是「好」書,而是一些與我有關係的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Religion & Spirituality
https://files.soundon.fm/1652671474136-29017b57-1ea2-4a06-bf66-a5d842571539.jpeg
戲院_04_分歧者:派別遠勝血緣?
林書店
1 hour 19 minutes
3 years ago
戲院_04_分歧者:派別遠勝血緣?
分歧者這部電影上映至今已經十年,過去幾年之間,我大概每兩年就會在臉書上提到一次「分歧者」這個概念。透過這次分享,我嘗試整理了一下自己為什麼對這個故事如此有感。 在這個故事設定之中,世人被分成五個派別:真理派、直言派、無畏派、友好派、以及克己派。在成年之際,人們必須接受一個「傾向測試」,隨後選擇自己想要進入哪一個派別。在這個世界之中,派別遠勝於血緣是一個信念,這意味著派別的連結遠勝於家人之間的血緣。 我回想了我從高中開始的「分組」經驗,大學的「選填科系」掙扎,以及醫學系的「分科」抉擇。即便進入精神專科的訓練之後,我也感受到各種內部與外界的分類壓力:無論是生理/心理/社會這種路線差異;或者是被問說你是開藥派還是談話派的醫師?又或者感受到質性研究者或是量性研究者之間的對立,這些經驗都經常讓我想起「分歧者」這樣的身分想像。 循著這樣的感觸,節目後段我也連結到為什麼我後來去唸了科技與社會(STS)研究所。對我而言,這樣一個領域,或許就是個分歧者的容身之處。我也藉一篇陳嘉新老師近期的文章*,將科技與社會這個「跨領域的新領域」跟分歧者這個故事做了一些類比,或許這可以解釋我自己為什麼這麼喜歡分歧者這樣的概念。 最後,我因為近期聽詹宏志先生談間諜小說,聯想到分歧者與間諜之間的關聯。某種程度來說,間諜也具有某些分歧者的特質,他必須遊走在不同的國家之間,他們經常兩邊不是人,但事實上,他們不管走到哪邊也都還是人。我要到科技與社會所進修的時候,有人曾經問我是不是要去當臥底的?也有人擔心我可能會背離某種精神醫學的血緣。仔細想想,這無非是凸顯了派別與分類的效應,唯有在界線分明、信仰互不相容的世界裡面,間諜這個想像才可能存在,也才會衍生出「忠誠/背叛」這樣的主題。 分歧者雖然不是一個設想精妙的故事,但它一直是我想像中:我自己領到的人生劇本。 -- *當跨領域成為新領域:由科技與社會研究談起/陳嘉新 *分歧者的傾向測試 -- 本集節目有分享一則寫得相當細膩的讀者來函,感謝這位讀者,也歡迎其他聽眾與讀者來函。
林書店
沒有店面,但一樣可以陳設書籍。沒有店員,但一樣可以為你介紹書籍。 這裡介紹的不是「好」書,而是一些與我有關係的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