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Sports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5/v4/24/5d/bb/245dbbfc-0222-2eca-0277-f8a22d59d2d4/mza_6640908315197584632.jpg/600x600bb.jpg
不激不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0 episodes
9 months ago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播客節目

立身天地 安守邊緣
守先待後 不激不隨

官方網站:cup.cuhk.edu.hk
微信公眾號:cupress
豆瓣:cuhkpres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History
RSS
All content for 不激不隨 is the property of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播客節目

立身天地 安守邊緣
守先待後 不激不隨

官方網站:cup.cuhk.edu.hk
微信公眾號:cupress
豆瓣:cuhkpres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History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Avatar/cks07ni5yljgy0854t5iijpcx/1628246043550.jpg
葛兆光X劉永華X沈艾娣:從山西村莊出發的全球史
不激不隨
2 hours 1 minute
3 years ago
葛兆光X劉永華X沈艾娣:從山西村莊出發的全球史

去年我們出版了一本很受歡迎的書《傳教士的詛咒:一個華北村莊的全球史》,作者是牛津大學東方學系教授沈艾娣。她在這本書中從一個山西小村莊洞兒溝的微觀研究出發,發掘各種微妙的全球性聯繫、交流和影響,觀察中國天主教社會生活和宗教實踐在地方與全球兩個層面的互動。
出版後不久,我們與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以來中國歷史學知識體系研究中心聯合召集了一次論壇,邀請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學系教授葛兆光、文研院邀訪學者及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永華,還有沈艾娣教授共同討論「如何在具體時空中把握歷史感」,「如何在全球史的視野下研究地方近世史」。論壇主持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妍傑。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場精彩對談的音頻,感謝葛兆光、劉永華、沈艾娣、趙妍傑四位老師和文研院慷慨授權。

你將會聽到:

Part 1 學者對談
[01:52] 嘉賓、主題簡介:時間、空間、人
[04:36]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如何在一個維度處理不同的時空交織
[12:01] 葛兆光:現有的歷史分期遮蔽了什麼?歷史學家的時間感和歷史人物的時間感有什麼差異?
[19:06] 劉永華:歷史分期用標準化的方式來處理復雜的歷史經驗和事實,歷史學家讓兩種時間對話
[24:21] 沈:歷史敘述的基本單位如何影響歷史研究和歷史記憶
[32:08] 葛:突破以後設的民族國家為單位的研究,尋找有機的、互相聯系的、真正成為歷史世界的地方,不要用現成的概念畫地為牢
[36:21] 劉:學者帶著自己的空間認知進入研究,一旦進入研究脈絡,又發現並非如此
[39:26] 沈:全球史和微觀史在具體的研究實踐中能帶來什麼啟發?兩者有什麼關聯?
[44:41] 葛:不是小的就是微觀史,小的只是個案研究,從小看大才是微觀史;不是大的就是全球史,全球史是一種方法
[48:41] 劉:我在全球史的閱讀中獲益良多,提供了一種眼光,讓我們關注到不同區域的關聯
[55:31] 如何使用不同的史料?如何平衡史料和敘述?
[59:25] 沈:利用口述史理解現在人物怎麼看他們的過去
[1:02:11] 葛:把某種文獻的使用和發掘當作一種在文獻中做田野的方法
[1:03:21] 劉:在田野與在文獻中做田野,不是簡單的文獻與田野的關系,涉及傳統文獻、在田野中搜集到的文獻如何解讀、在田野中搜集到的其他信息如何解讀等問題
[1:11:56] 沈:如何擺脫比較「世俗」的對現代史學的描述
[1:16:26] 葛:在國家和信仰之間,在歐洲,是兩難選擇,在中國,基本上宗教匍匐在皇權之下
[1:19:21] 劉:傳統宗教如何面對現代挑戰的相關研究舉例
[1:20:21] 沈:天主教有對現代化不同的角度,從19世紀到現在有大規模的辯論。中國的教會和神父幾乎沒有非常保守、歧視現代化的

Part 2 聽眾提問
[1:23:05] 微觀史著作除了《乳酪與蛆蟲》、《無盡的歷史》,還有什麼推薦?
[1:27:21] 在研究邊疆藝術史時,如何把握其顯示歸屬?歷史和現實如何平衡?
[1:29:21] 歷史人類學與現代人類學的區別?
[1:34:21] 山西太原教區解放前的相關檔案在哪裏?
[1:38:41] 如何看待閩南地區海神信仰在琉球的傳播?
[1:44:06] 民間宗教作為不同的力量如何塑造市民的日常生活?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如何理解中國儒生和教士在文化有機體中扮演的角色?
[1:57:01]葛:對「塑造中國鄉村社會」的補充:並不只是宗教和禮儀;中國的地區差別非常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不激不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播客節目

立身天地 安守邊緣
守先待後 不激不隨

官方網站:cup.cuhk.edu.hk
微信公眾號:cupress
豆瓣:cuhkpres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