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訪問稿摘要
受訪者|鄭新(Tony)
主持人|全威
開場與自我介紹
全威:今天邀請到的是一位在行銷領域工作近四年的年輕主管——Tony。他目前擔任一家高端禮品公司的數位行銷組長與辦公室主任。就先請Tony簡單自我介紹。
Tony:哈囉大家好,我是Tony,2021年從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畢業。畢業後一路投入行銷工作,目前擔任公司數位行銷組長與行銷辦公室主任。
組長與主任的差別
全威:你同時是組長與主任,差別在哪?
Tony:組長主要負責專業領域,例如官網維護、廣告投放、商城營運等。主任則是協調辦公室氛圍與解決臨時問題,品牌長不在時我會代為處理。
大學啟蒙與社群經驗
全威:你怎麼踏入行銷?
Tony:從大一暑假開始參加「小編工作坊」,後來帶領小編團隊經營系上粉專,累積三年多社群經驗。大三又到大數據公司實習,接觸更大型專案,這些經驗成為我進入職場的起點。
社群與行銷的關聯
全威:從社群轉到行銷,你覺得差別?
Tony:社群強調創意,但行銷更務實,要落地、講究銷售數字。社群是創意的試驗場,行銷則需要策略與數據支持。
持續學習與成長
全威:你如何補足專業?
Tony:公司安排我上SEO課程、Meta廣告實作等,四個月的時間,在週三晚上和週六全天上課,邊學邊試錯。這讓我逐步從小專案做到大專案,並培養數據分析能力。
數據分析的成就感
全威:你說自己數學不好,為何在數據行銷受到肯定?
Tony:學校數學是解題,但工作上的數字是「說故事」。我喜歡歸納、找前因後果,像發現鳳梨酥在淡季加價購能衝出歷史新高,這種分析帶來成就感,也讓公司重視我。
AI在行銷的應用
全威:AI怎麼幫助你?
Tony:AI能快速提供行銷點子、縮短討論時間,也能在廣告投放上自動最佳化,幫忙測試素材效果。不過AI生成的圖文常被批評「不真實」,我多用AI做「微調」而非「從零生成」。
對大學經驗的回顧
全威:大學生活對你有什麼幫助?
Tony:小編團隊是最大收穫,還有分組報告訓練了分工與簡報能力。實習也很重要,小公司雖辛苦,但能激發潛能、接觸更多面向。
給學弟妹的建議
全威:如果要給大學生建議,你會怎麼說?
Tony:不要逼自己去做最痛苦的事,但要適度踏出舒適圈。從小的改變開始,例如參加工作坊、實習,都能逐步累積經驗。順性而為,但也要一點一滴挑戰自己。
📌 總結
Tony分享了從「小編」起步到成為數位行銷組長的歷程,強調 社群與行銷的連動、數據分析的力量、AI的輔助角色,以及大學經驗如何成為職場養分。他建議學弟妹:「從小的突破開始,逐步累積,才能真正成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