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ee/a6/0d/eea60db9-9727-ce88-cdbd-c5aba6b946f1/mza_2048406121450558225.jpg/600x600bb.jpg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電台
黃揚名
243 episodes
5 days ago
這是一個討論心理學與生活的節目,會帶大家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大小事,以及心理學可以怎麼被套用。因為我喜歡看電影、看劇,也會透過這個節目來跟大家聊聊我的心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電台 is the property of 黃揚名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這是一個討論心理學與生活的節目,會帶大家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大小事,以及心理學可以怎麼被套用。因為我喜歡看電影、看劇,也會透過這個節目來跟大家聊聊我的心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https://files.soundon.fm/1757058194149-1fbcbbb8-8e22-4903-9267-5ecc9b1695cd.jpeg
杏仁哥 vs. 海馬妹 EP15:讀懂情緒,其實要看手!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電台
6 minutes
2 months ago
杏仁哥 vs. 海馬妹 EP15:讀懂情緒,其實要看手!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它可能會徹底改變你對「讀懂情緒」的看法。我們常常覺得,要判斷一個人的情緒,最直覺的方法就是看臉——微笑代表開心、皺眉代表生氣。但如果我告訴你,其實「雙手」也在大聲說著情緒,你會不會覺得很驚訝?事實上,一項最新的心理學研究就發現,我們在理解手勢情緒的時候,運作方式和讀臉非常相似,甚至存在所謂的「雙手優勢」——也就是說,當兩隻手同時呈現、而且保持自然的姿勢時,我們對情緒的判斷會更準確、更清晰 🔍 局部處理 vs. 整體處理 想像一下,如果你只看到一張照片中的單手,你可能還是能猜到這隻手是開心、難過,還是憤怒。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局部處理」:從單一特徵來判斷情緒。 但當兩隻手同時出現,並且呈現自然的互動關係時,你會發現自己更容易判斷準確。這就是「整體處理」,就像拼圖一樣,單一拼圖碎片只能看到顏色或線條,但拼在一起才能看出完整的藍天或山路。研究指出,這種「整體式處理」同樣適用於雙手的情緒辨識。雙手之間的相對位置與互動,會攜帶額外的情緒訊息,讓我們比單看一隻手更容易理解對方的情緒 ✋ 為什麼手特別重要?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顯示,在所有身體部位中,雙手在情緒傳達的表現最好,甚至比沒有臉的頭部或軀幹還要精準。這代表手不只是輔助,而是情緒溝通中的重要主角。 比方說,一隻手握拳可能表示憤怒,但如果兩隻手緊緊交握,就可能是焦慮或緊張。雙手之間的空間關係,會提供更多層次的情緒訊息。 ⚠️ 當雙手「不自然」時 研究人員還特別操弄了雙手的姿勢,讓它們呈現「不自然」的空間關係。結果發現,辨識正確率立刻下降,幾乎跟只有單手的狀況差不多。參與者甚至直接評價這些扭曲姿勢「看起來不自然」。這個結果提醒我們,自然的姿態對情緒理解至關重要。不過,研究者也指出,目前還不確定究竟是「不自然導致難以理解情緒」,還是「無法解讀清楚的情緒讓姿態顯得不自然」。 🌏 限制與未來研究 當然,這項研究也有一些限制: 它主要測試了幾種特定的情緒(尤其是恐懼與憤怒的效果最明顯),並沒有涵蓋所有情緒。 受試者來自英國,演員則是德國的白人,因此未來需要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雙手情緒感知是否也有類似的規律 🎯 總結 這項研究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手」在情緒溝通中的角色。它告訴我們: 情緒不只藏在臉上,雙手同樣能傳達豐富訊息。 單手可以給線索,但雙手的自然互動會讓訊息更完整、更清楚。 當雙手的關係被扭曲時,我們的理解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下次當你想讀懂一個人的情緒時,除了盯著臉,不妨也觀察一下他的手,也許會發現全新的溝通訊號。 📚 參考文獻 Blythe, E., El Gouraini, N., Medeg, V., Garrido, L., & Longo, M. R. (2025). Spatial relations between hands shape visual perception of emotion. Emo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emo000157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電台
這是一個討論心理學與生活的節目,會帶大家思考一些生活中的大小事,以及心理學可以怎麼被套用。因為我喜歡看電影、看劇,也會透過這個節目來跟大家聊聊我的心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