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News
Leisure
Business
True Crime
Comed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VN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5/v4/a8/ba/5e/a8ba5eb5-febe-5cee-a6f8-3057a1cb1fb7/mza_7531889643581030517.png/600x600bb.jpg
作伙來想社會
臺灣社會學刊
9 episodes
6 months ago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者關心那些臺灣社會中的議題?

【作伙來想社會】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由編輯委員會學者擔任主持人,邀請《臺灣社會學刊》各期文章作者,與聽眾討論他們的研究。
第一季的內容包含無家者的生活處境、宗教信仰;臺灣男同志的跨國買春經驗等等。透過對談,希望與大家從各種面向,一同關懷臺灣社會,走入不同的故事。
第二季則拓展更多議題面向,討論同志創業成家的經濟與生活;台灣社會相當關注的多元入學管道,究竟對誰有利;台灣廠商如何在缺乏國際資源的疫情期間,合作研發口罩熔噴布生產機;基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社區服務政策,為何不一定適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障礙者。

本節目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感謝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計畫,以及臺灣社會學會補助。

每集更新資訊,請見「臺灣社會學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sociolog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 Culture,
Science,
Documentary
RSS
All content for 作伙來想社會 is the property of 臺灣社會學刊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者關心那些臺灣社會中的議題?

【作伙來想社會】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由編輯委員會學者擔任主持人,邀請《臺灣社會學刊》各期文章作者,與聽眾討論他們的研究。
第一季的內容包含無家者的生活處境、宗教信仰;臺灣男同志的跨國買春經驗等等。透過對談,希望與大家從各種面向,一同關懷臺灣社會,走入不同的故事。
第二季則拓展更多議題面向,討論同志創業成家的經濟與生活;台灣社會相當關注的多元入學管道,究竟對誰有利;台灣廠商如何在缺乏國際資源的疫情期間,合作研發口罩熔噴布生產機;基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社區服務政策,為何不一定適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障礙者。

本節目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感謝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計畫,以及臺灣社會學會補助。

每集更新資訊,請見「臺灣社會學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sociolog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 Culture,
Science,
Documentary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Avatar/ckt8emus8tu3r0851r4746bu7/1630918286652.png
當 CRPD 遇見原住民:社會障礙與社區服務對宜蘭泰雅族原住民障礙者的意義初探 ft. 蔡博方、周怡君【作伙來想社會Podcast S2EP4】
作伙來想社會
45 minutes
1 year ago
當 CRPD 遇見原住民:社會障礙與社區服務對宜蘭泰雅族原住民障礙者的意義初探 ft. 蔡博方、周怡君【作伙來想社會Podcast S2EP4】

本集「作伙來想社會」由國立台北醫學大學的蔡博方副教授主持,邀請了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的周怡君老師。今天討論的研究主題關於政府基於聯合國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所推行的社區服務政策,在遇到台灣原住民族的實際處境,看似良善的立意為什麼不見得適用台灣原住民?台灣的人權全球化的在地研究經驗能怎麼改善政策的盲點?
(周怡君老師於本集 Podcast 所討論的底本論文,刊登於《臺灣社會學刊》第 73 期的文章〈當 CRPD 遇見原住民:社會障礙與社區服務對宜蘭泰雅族原住民障礙者的意義初探 〉。)

主持人|蔡博方(臺灣社會學刊編委、台北醫學大學副教授)
來賓 |周怡君(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本集重點:
做障礙研究就是在做社會福利政策研究嗎?社會學的切入視角與其他學門的差別是什麼?
本文提到有「南方障礙觀點」,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以南方為名稱分界?
CRPD 看起來是一系列的政策指引,為什麼研究指出背後有預設的社會與個人二分的價值觀?
承上題,要怎樣才能觀察政策背後文化脈絡?如何經由研究設計與方法才能掌握到?
由於本文是從原住民文化的角度重新檢視既有政策,那在研究過程中,如果有遇到語言或文化隔閡的話,要怎麼克服?
本文提到很多針對台灣原民長照政策的研究,這代表在台灣做障礙研究的人也經常同時做族群研究嗎?
如果政府現行在原鄉推動的 CRPD 方向無法幫助到居民,那應該要改從什麼政策著手?社會學研究有可能帶來政策的改變嗎?
不同地方的族群、不同型態的障礙有很多,如果對這方面研究有興趣,應該要從什麼方面開始閱讀,才不會迷失在書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8emus8tu3r0851r4746bu7/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作伙來想社會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者關心那些臺灣社會中的議題?

【作伙來想社會】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由編輯委員會學者擔任主持人,邀請《臺灣社會學刊》各期文章作者,與聽眾討論他們的研究。
第一季的內容包含無家者的生活處境、宗教信仰;臺灣男同志的跨國買春經驗等等。透過對談,希望與大家從各種面向,一同關懷臺灣社會,走入不同的故事。
第二季則拓展更多議題面向,討論同志創業成家的經濟與生活;台灣社會相當關注的多元入學管道,究竟對誰有利;台灣廠商如何在缺乏國際資源的疫情期間,合作研發口罩熔噴布生產機;基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社區服務政策,為何不一定適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障礙者。

本節目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感謝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計畫,以及臺灣社會學會補助。

每集更新資訊,請見「臺灣社會學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sociolog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