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華宗旨》是聞名國際的內丹著作。20世紀20年代,德國漢學家尉禮賢 (1873-1930) 把此書譯為德文,心理學泰斗榮格 1875-1961) 受其手稿啟發,進而研究歐洲煉金術。1929年,二人合作出版《太乙金華宗旨》的德文譯注本,題為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 ein chinesisches Lebensbuch(「金花的秘密:中國的生命之書」),《太乙金華宗旨》由此聞名,出現多種語言的譯本。其實衛禮賢和榮格對原著多有誤解。
1899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汉学家尉禮賢来到中国,在他住中国的21年间,他在崂山有机会接触到了正宗的全真道龙门派的经典,学到了一些正宗修炼方法。回国后,他将《太乙金华宗旨》翻译成德文,取名为《金花的秘密》,介绍给西方世界。尉禮賢也是最早翻译《易经》的西方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心理学鼻祖卡尔·荣格的好友。榮格为德文版《太乙金華宗旨》作序。荣格對中國道教的《太乙金華宗旨》、《慧命經》、《易經》,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經》、禪宗皆深入研究。荣格在《太乙金華宗旨》及西方煉金術找到與他個性化觀念相同之處。
德文版的出版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金花的秘密》又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朝文等多种文字。
卡尔·荣格的自传(《回憶、夢、反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373-377页 )中有一段关于他的朋友尉禮賢的内容,“在中国,他有幸遇到一个旧式学院派的圣人,这个圣人的内裡修炼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这个圣人的名字是劳乃宣,他向卫礼贤介绍中国瑜伽中的哲学和易经中的心理学”。因有这两个人的合作,我们才有了在翻译的《易经》一书中绝妙的注解”。 可以推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金花的秘密》这本关于中国瑜伽哲学的书中。 虽然卫礼贤的德文版最初于1929年秋天面世,也就是他死前的几个月(根据貝尼斯的英文版序文),荣格在他给《金花的秘密》写的序文中指出尉禮賢早先就将此书的手稿送给了他,并指出将此书付诸出版最先是荣格的主意。
《太乙金華宗旨》阐述传承自唐朝的吕洞宾的内丹大道修炼和验证的思路和技术书,而不是一本着重论述内丹大道哲理的书。
在卫礼贤的德文版本里,中国老师传授给他的内容之一是:性功修炼有成者练功时能看见眼前出现一幅幅奇妙的、闪光的图案,卫礼贤将这个奇妙的光图称为曼陀罗。欧洲人首先是从佛教经典中知道曼陀罗的。一些佛经,如《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等借用这个词以比喻性功修炼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 中国道家认为这种现象是修炼人的眼前天目穴处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奇妙的图案。把这种修炼中看到的图案画了下来,被称为丹青曼陀罗,世人所见过的只是一些丹青曼陀罗,惟有性功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见到自己的曼陀罗,这才是真实的曼陀罗,这一图案能反映自己与宇宙及生命的信息感应的情况。在《金花的秘密》书中卫礼贤给出了一些他收集到的曼陀罗图案。
修炼中所见的曼陀罗与元神、金华、回光这些《太乙金華宗旨》所说的概念有重要的关系。 修炼人所见曼陀罗就是人的性光或称元神之光,炼出了曼陀罗意味着人开始见到了自己的性光,书中称之为“光之始回”。 性光由发散转为回归是这一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有意义的现象,是入了门的证明。 书中称回光有“金华乍吐”、“金华正放”、“金华大凝”的不同层次,到了“金华大凝”的境界那一直如如不动的元神就要动了,元神一动人就可窥见到生命的实相了。
RSS
All content for 《金花的秘密》 is the property of 读叔叔的外星人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