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22/96/c5/2296c574-02f8-e416-98fd-f35fd2878815/mza_6844136828341433132.jpeg/600x600bb.jpg
敏隆講堂
洪建全基金會
308 episodes
1 day ago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積極探索學習的各種可能與想像,以人文藝術啟發我們的未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敏隆講堂 is the property of 洪建全基金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積極探索學習的各種可能與想像,以人文藝術啟發我們的未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https://files.soundon.fm/1739172741848-4e4d2c0a-fa4f-45af-b520-a297c6efc851.jpeg
EP244 閒話戰後台灣建築│第2講│王增榮 主講
敏隆講堂
3 hours 5 minutes
2 weeks ago
EP244 閒話戰後台灣建築│第2講│王增榮 主講
[ 第2講 ] 演進 日期:2016.1.12 主要是講述 1970 年代至今的演變。 此階段,有幾個重要的發展段落會帶領台灣建築變貎,比如 1960 年代末漢寶德自美返台、後現代的興起、台灣的解嚴、全球化、生態的危機等。這些階段都使台灣建築的演進,產生論述的調整與典範的改變。 本講將簡要的說明上述課題與相應之創作的內涵與特色。 敏隆講堂YouTube頻道,線上收看 ➠ 閒話戰後台灣建築 第2講 ---------- 閒話戰後台灣建築 建築,自從不知何時成為人類生活的必須之後,就隨著人類生活的演化與分化,由物質層面的構築技術開始,逐漸發展為與人類更多層面的想像與期望,從安全性、居住性、階級性、地域性、傳統性、時代性,以及個人獨特性等各種精神的、抽象的內涵。因此,建築早已經不再只是建造的技術,而是人類觀念層面的展現,所以,建築本身就許多隱喻的宿體,甚至技術本身也可以被理解為隱喻,比如柱樑式結構,它既是一門技術也是反傳統的態度。 本次課程主要是想分享個人對建築諸多意義或觀念的思考,透過一些關鍵詞,揭示建築在表層的機能性、物質形式、感官性之外,可能蘊藏的觀念與若有所指,嘗試深化對建築的理解與欣賞。 王增榮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建築系專任講師及《台灣建築》月刊總編輯。 現為比格達原創有限公司負責人、策展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敏隆講堂
1995年成立的敏隆講堂,積極探索學習的各種可能與想像,以人文藝術啟發我們的未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