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伊恩佈雷默 在接受彭博社「權力平衡」節目採訪時表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正「走入廁所」。
這是第一次見到用「走進廁所」來形容中美關係越來越糟糕的狀況。
佈雷默尖銳地陳述:「看看香港問題,看看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參議院對香港問題以100比0全票通過了法案。科技方面,有對華為的制裁,特朗普總統說中國應對全球疫情負責任,還說我們將退出#世衛 組織,美中兩國軍隊南海對峙,還有台灣問題。」
世界上兩大經濟體迄今為止看不到有任何朝積極方向發展的跡象,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悲觀結論。
歷史發展總會有一個週期,也許現在外界對中美關係的發展感到無解,但我們很多時候總會在絕望的關頭,發現解決問題的轉機,也許還沒到否極泰來,峰迴路轉的時候。
這裡說一段和中美關係 毫無關聯的歷史故事:
「 大概在1843年的時候,英國女王到劍橋參觀,校長陪同視察。到處走,忽然發現河上漂著各色紙張。女王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不知道這是什麼,就問校長說這是什麼呀。校長明擺著知道這紙都是幹嘛用的,但他只能說,這是我們貼的禁止游泳的告示。當時的泰晤士河,由於人們往里傾倒糞便,臭氣熏天。英國人在工業革命以後,發明瞭抽水馬桶。
既然中美關係目前的狀況是已經「走進廁所」,那就等廁所徹底整治之後,或者換了管理員,或者更新抽水馬桶設備,臟亂差的現象應該不至於持續很久。
那麼誰會是下一波廁所革命的引領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