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無心便無情
一個人若沒有心感受周遭的人事物或神明給予的靈感,或是修持所體會的事情、家人的好、朋友的義、人所說的話,就表示此人缺少與人相處之間的情感,與正視他人的存在。心要用在對的地方,就會產生情感上的共振與連結,要不執著不在意的結果用心,無心與無情要用在對的地方,尺度拿捏應該靠修持中的體悟與判斷,在道場應該感受到別人的存在,正視他人的存在,就會收斂起自我的習性,去除活在我行我素的貫性中,靈修共修的團體應該提升視野。
來世體悟世間情
為何來到世界上?我們要學習了解自己為什麼變成現在的我,體悟人世間的各種冷暖之情,自我之情,大愛之情。累劫累世的惡習需要用心改變,如果只是抱著盲目的態度過著制式化的生活,將無法從輪迴中跳出,經常回顧過去的自我並比較現在的自己。體是親身經歷,若經過多百般錯誤的瀝練調整還無法徹悟時,將會讓自己身心屢次受傷。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了學習而不是依然固我。
情為煩惱病之源
很多人對於事、物過度在意與執念,就會有煩惱。當努力做過的事,不需對不如預期的結果影響動力與心念,不可因此而沮喪。心產生不好的想法,靈就會發展不起來,身體也會因此生病。應明白當心發生事情時,就要面對且並解決,若煩惱的事情不能處理的事情,就不要造成身心靈的困擾,如果經常過度煩惱,便與煩惱共振,煩惱便真的來了。有益眾生、團體的事情再來煩惱,有損身心靈的事應該放一邊。
心開已是白首時
當身旁的人或母娘苦口婆心的勸說,而自己卻不正視問題時,將會繼續的輪迴。當一個人經歷好壞,該你的應該體悟把握就會是你的,時間到了智慧就會打開,「如願」會因為用心而靠近你,可以很自在的生活,很踏實的生活,心應該用在利益眾生之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