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孤城的爸爸是一九四九年來台的外省老兵,講國語;媽媽是道地的台南人,講台語。一邊是嚴格的軍事化教育,一邊是傳統閩南文化。透過寫作眷村、回憶眷村的故事,他也慢慢找回了對父親的思念。
「民國五十六年出生,父親是職業軍人,那個年代的軍人待遇不高,媽媽在家裡真的是省吃儉用,與弟弟是雙胞胎兄弟,爸爸的西裝外套一分為二,成為兩件帥氣的小吊帶褲,學生制服永遠都是開學前爸爸就替我們準備好了,雙胞胎唯一的好處是不用像其他同學要穿姊姊哥哥穿過的衣服,雖然如此,眷村的媽媽們絕對不會讓自己小孩穿的邋邋遢遢,該燙該整理的一點都不含糊,走出來就是一個小小淑女、小小紳士,因為大家的爸爸都是軍人,幾乎都是在嚴格的軍事化教育下成長!
家裡的飯桌牆上,貼著【食不言】在臥房裡的牆上貼著【寢不語】飯桌上永遠只有爸爸與媽媽的輕聲細語,在屏山國小唸到了四年級,爸媽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家,我們也轉學到永清國小,記得轉學過去聽見同學在講零用錢,【零用錢】這三個字在這之前真的是完全沒有聽過,在屏山國小的四年裡,學校與位於洲仔路的家的周遭環境幾乎都是稻田,也因為這樣,著實的過了四年鄉村野夫的童年時光,在永清國小才是屬於海軍子弟學校,連帶周邊的海青中學、海強托兒所都是!
時代變遷,眷村也因應轉變,首先是眷村的改建,果貿三村是全國最大的眷村,首當其衝的第一批國宅改建,每個人都在問,是免費的換屋嗎?其實不然,在坪數上也承襲了軍階制度,也公平公正的抽籤,最後再換算每家每戶要負擔多少房價?這樣才熱熱鬧鬧的進住!
國宅改建,過去的竹籬笆生態也宣告結束,從不能私下買賣的眷村,在改建為國宅後,開始有了外來人口,從來沒有遇過的問題也浮上檯面了,就人口老化,這雖然是全臺灣的問題,在果貿尤為更甚,早些時候,包括父親輩的,哪個不是經歷過抗戰、剿匪、國共內戰?哪個伯伯、叔叔身上沒有帶傷?慢慢的,他們都不見了,每次回家總會聽見爸爸或是媽媽說,誰誰誰走了,到
後來,爸爸也不見了,走了,他們又聚集在同一個地方,這批與 蔣公一起來臺灣的老兵!
年屆耳順之年,周遭的環境與生態都不一樣了,在挖土機開挖的時候所有屬於眷村的一起就破碎了,魂縈舊夢,走在時光隧道裡面,與每個時期的自己擦身而過,好遙遠的夢啊!」
收聽愉快!
Bonne écoute!
🎧你會聽到🎙
眷村回憶
本省與外省人
軍事化教育
領隊經驗
寫文初衷
花絮
⚠️
Podcast中訪談皆為個人直觀感受,或未照稿的當下隨機聊天,不代表我們的立場。
* 圖片版權為當集素人訪談者與人森百態🦭 100 LIFE所有,請勿轉載。*
|Music|
開場 Playing With Fire
結尾 Happy Day by
Sergio Prosvirini
|本集提到的人事物|
眷村,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機關及民間組織為國軍、警察、教職員、公務員及其眷屬興建或者配置宿舍所組成的村落。
菱角,原生於歐洲與亞洲,是一年生草本的浮葉性水生植物,一般栽種於溫帶氣候的濕泥地中,如池塘、沼澤地。
再次謝謝收聽人森百態!如果您喜歡這集節目,歡迎給我們五星評分,或小贊助我們 ☕️🧋
https://buymeacoffee.com/amidon100life
*創作不易,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唷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