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06/8e/65/068e65df-747e-3d2c-7b35-48ea24e1d141/mza_10418768369055646052.jpg/600x600bb.jpg
愛、生活、人生系列
朱雯娟- Jenny Chu
277 episodes
1 day ago

我們的人生,離不開生活,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愛,所以,愛是我們一切的源頭。為了實踐愛,我們要謙虛,修正自己,愛自己,我們要感恩身邊的每一件人、事、物,然後,我們更要感謝宇宙與天地的加持。
在愛的世界裡,我們要有十足的自信與信心,我們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且相信「心想事成」,我們更有相當的勇氣,付諸每一個行動。因著愛,我們不會辜負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的。
這個「愛、生活、人生系列」的播客,是一連串的分享會,從第一集到往後的無數集,我將分享好多人生的故事,生活的故事,和愛的故事。但願這些美好的故事,是你、我行動力的靈感,生活的泉源,與生命的助力,就讓我們大家,一起隨我來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愛、生活、人生系列 is the property of 朱雯娟- Jenny Chu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我們的人生,離不開生活,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愛,所以,愛是我們一切的源頭。為了實踐愛,我們要謙虛,修正自己,愛自己,我們要感恩身邊的每一件人、事、物,然後,我們更要感謝宇宙與天地的加持。
在愛的世界裡,我們要有十足的自信與信心,我們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且相信「心想事成」,我們更有相當的勇氣,付諸每一個行動。因著愛,我們不會辜負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的。
這個「愛、生活、人生系列」的播客,是一連串的分享會,從第一集到往後的無數集,我將分享好多人生的故事,生活的故事,和愛的故事。但願這些美好的故事,是你、我行動力的靈感,生活的泉源,與生命的助力,就讓我們大家,一起隨我來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Avatar/ckcqck24r2izz0918pcnt6zhu/1642897170979.jpg
生死何去何從
愛、生活、人生系列
7 minutes
1 week ago
生死何去何從

生死何去何從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會無故生成,也不能無故摧毀,它只能以不同的形式,轉化存在。也就是說,在巨觀中的「滅」,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存續」,人體分解,正是遵循著宇宙這樣的法則在運轉。「塵歸塵,土歸土」,宇宙萬物,都是分解、腐敗,然後,我們讓身體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原本存在於我們體內的物質,也同時滋養其他生命的成長。試觀,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生命絕對不是突然產生與滅亡的。那麼,我們的生命,究竟從何而來?將往何處去呢?生命的過去,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歷史,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每個階段,都有歷史,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生命的歷史,我們就能知曉生命的價值,而生命的價值,也不光是生命的過去,更是生命的未來。我們人的一期生命,不過數十寒暑,當生命結束後,我們要往何處去轉生呢?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形體消滅了,是否又有另一個形體復活呢?死亡是否就是投胎轉世,到其它地方繼續生長,所以才叫往生呢?據說,人的「生」與「死」,在宇宙中,就如同「冰」和「水」的互相轉遞一樣,水可以凝結成冰,冰也可以溶化成水;我們死了以後,是可以再生,生了之後,還是會死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生死輪轉之中,我們的生命,絕對是可以永遠不死的。因為,耶穌基督說:「信上帝者,得永生。」人的生命,應該都是永生的。
  如果知道生命是永生的,那麼,我們就要修心養性、立功立德才對啊!任何人都有生老病死,我們對生則喜,歡慶祝福,面臨老死時,卻都驚惶、恐怖,此乃皆是常情。可是,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歷程,生固然可喜,老病死也未必可悲?如同一年當中,季節的變換,寒暑的更替,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又開始,生命的延續,應該也是如此的啊!因此,我們可以不必害怕死亡,因為,死亡是生死流轉的自然現象。其實,人一出生,死亡就跟著我們了,死亡是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的。生的時候,我們都想要有尊嚴,死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尊嚴。所以,死者臨終時,我們不要呼天搶地,要給死者有尊嚴,祈禱他們離去時,能到達更高的靈性層級。身體是載具,衰敗滅亡後,靈魂還會繼續存在。我們要在自己生前時,時刻培養內心心靈的聖火,我們也要在送別親朋好友的最後一程時,祈禱、祈求他們的靈魂,安詳地、無有恐懼地,接受神聖的愛與光,回到宇宙大地的懷抱。
     平常,我們就要好好守住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的心靈,就是我們的靈魂,生生不滅的。對於臨終前的告別,我們要以「感恩您,謝謝您」的心情,祈願死者能功德圓滿,死而無憾。法鼓山聖嚴法師說:「能生,則必須求生,非死不可,則當歡喜接受;感恩生存,感謝死亡。」在生命結束時,我們生前擁有的財產、名利,全都帶不走,真正可以帶走的,就是我們的慈悲心、智慧心和有功德的生命。想要「善終」,我們必先「善生」。真正的愛,是讓我們愛的人,沒有煩惱,被我們愛的人,沒有痛苦。以愛為中心來分享,內心就平安,我們就能適時放手,表現真愛。慈悲和智慧,是一體的兩面,有智慧的人,其內心世界,常能保持平靜、清楚、明白,不受環境困擾,還能關懷他人,這是慈悲心。我們在世,更要積極、正向地看待自己,學習開放自己的胸懷和心靈,善待別人,培育我們內心更多的慈悲。當我們仁慈地對待自己,體恤別人時,無論是生、是死,都會帶給我們無限的喜悅和快樂。生死相續相生,我們祈盼著,臨終有人陪伴,平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孝順父母、教養子女,認真活在當下,真誠擁抱生命,並坦然面對老病,這樣,我們才能很自在地迎接死亡,永續經營來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愛、生活、人生系列

我們的人生,離不開生活,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愛,所以,愛是我們一切的源頭。為了實踐愛,我們要謙虛,修正自己,愛自己,我們要感恩身邊的每一件人、事、物,然後,我們更要感謝宇宙與天地的加持。
在愛的世界裡,我們要有十足的自信與信心,我們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且相信「心想事成」,我們更有相當的勇氣,付諸每一個行動。因著愛,我們不會辜負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的。
這個「愛、生活、人生系列」的播客,是一連串的分享會,從第一集到往後的無數集,我將分享好多人生的故事,生活的故事,和愛的故事。但願這些美好的故事,是你、我行動力的靈感,生活的泉源,與生命的助力,就讓我們大家,一起隨我來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