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a0/71/e6/a071e64c-633c-abf8-b365-f4b8497864f3/mza_9058249419039294619.jpg/600x600bb.jpg
放晴早安
放晴公园
301 episodes
1 hour ago
面对问题和坏消息层出不穷的世界,每个工作日早上6点,我们讲述那些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修复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 我们想成为互联网上的光明角落。我们做善意的传播者,而不是恶意的放大器;我们关注问题的解法,而不是贩卖和收割焦虑的情绪;我们分享行动的案例,激发更多人的行动,而不是让人陷入犬儒,变得麻木和无动于衷。 ☀️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我们欢迎也想为这个世界的问题寻找解法的品牌支持我们,一起放晴!欢迎联系:kfang@cuhk.edu.hk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Education,
News,
How To
RSS
All content for 放晴早安 is the property of 放晴公园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面对问题和坏消息层出不穷的世界,每个工作日早上6点,我们讲述那些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修复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 我们想成为互联网上的光明角落。我们做善意的传播者,而不是恶意的放大器;我们关注问题的解法,而不是贩卖和收割焦虑的情绪;我们分享行动的案例,激发更多人的行动,而不是让人陷入犬儒,变得麻木和无动于衷。 ☀️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我们欢迎也想为这个世界的问题寻找解法的品牌支持我们,一起放晴!欢迎联系:kfang@cuhk.edu.hk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Education,
News,
How To
Episodes (20/301)
放晴早安
s5e23.一碗热气腾腾的“福饭”,一种香港街头的温度|1112

☀️ 本期放晴故事

在香港,城市灯火好像永远也不会熄灭。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座城市其实正在快速变老: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数据(2023年香港人口推算):到2046年,香港每三个居民中,可能就有一位是65岁以上的长者。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政府要面对的医疗和福利挑战,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让这座城市对老去的人,对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邻里,更加友善、更加有温度?

今天,我们就从一家街坊老店聊起——新合成烧腊店。这是一家卖烧鹅、烧肉、叉烧饭的街边小店,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它却用最简单的方式,为社区的老人派发充满温度的“福饭”,坚持了近40年。

延伸阅读
• 新合成烧腊饭店的Facebook帐号

☀️ 往期节目

• s5e13. “厨尊”灶台,如何蒸腾起残障人士的尊严|1029
• s5e8. 静默不是沉默:一间助残咖啡馆的12年|1022

☀️
本期制作
主播:魏思艺
文稿撰写:赵欣
文稿编辑:魏思艺
后期:魏思艺
运营:毕咏璇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2 hours ago
9 minutes 28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22. 柔软的幸福:软餐侠如何点亮长者餐桌上的色彩与笑容|1111

☀️ 本期放晴故事

在家庭聚餐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老人家牙口不好,所以需要点多几个柔软、好嚼的菜?202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65-74岁的老人人均缺失牙齿7.5颗。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和家人朋友一同聚餐是很简单,很快乐的事,但对我们身边一些有咀嚼困难、吞咽困难的长者来说,这些熟悉的快乐,可能已经离他们很遥远了。

我们要介绍一群特别的人,他们用一份份特别的餐食,正在把这份吃饭的快乐,重新带回长者们的生活里。

延伸阅读

  • 重塑乐龄的未来
  • 專訪 The Project Futurus 創辦人 Queenie Man:我想盡我所能做一些無悔的事情,幫助有需要的人
  • 香港故事|暖心軟餐點亮香港長者暮年生活

☀️ 往期节目

  • 262. 未来刷牙不用自己动手了吗?| 0802
  • s3e6. 你知道我在找你吗:找回失智失踪的至亲|1023

☀️
本期制作
主播:毛瀚棋
文稿撰写:毛瀚棋
文稿编辑:赵欣
后期:周正洋
运营:毛瀚棋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1 day ago
9 minutes 48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21. 小心慢行!人类世界中的动物通道|1110

☀️ 本期放晴故事

当人类文明不断向自然界深处扩张时,这些工程建设却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很多干扰,比如水坝的修建会阻碍鱼类洄游、在山上挖掘的水井有时会变成困住动物的陷阱等等。这些问题共同反映出,在城市化进程中,道路、建筑、围栏等设施把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分割得支离破碎,动物们的日常活动变得困难重重。
好在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它们的生存困境,开始思考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本期节目将介绍3个解救困于城市基建的野生动物的故事。听完这些放晴故事,或许能为我们建设自然友好型城市提供一些思路。

延伸阅读

  • Osburn’s bridge to nowhere becomes a lifeline for Silver Valley’s elk
  • British neighbors are cutting holes in their backyard fences to create a 'hedgehog highway'
  • 万桥计划回顾 | 麻雀坑水库拯救动物大行动

☀️ 往期节目

  • s3e18. 什么是“大象友好型”茶叶?|1108
  • 272. 如何通过打游戏帮助流浪猫?| 0816
  • 271. 怎样打造流浪狗的天堂?| 0815

☀️
本期制作
主播:吕卓玥
文稿撰写:李睿娴
文稿编辑:吕卓玥
后期:李睿娴
运营:小志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2 days ago
11 minutes 10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20. 当呼吸即将化为空气,你会选择怎样过余下的人生?|1107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有没有想过,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它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一本让我们久久无法忘怀的书,《当呼吸化为空气》。它的作者是一位叫保罗的神经外科医生,他曾经每天都在跟生死打交道,却在36岁时被诊断出肺癌晚期。从医生到病人,从理性到失忆,他在生命的尽头写下这本书,试图回答一个我们都迟早会面对的问题,当生命开始倒数,我们该如何继续去爱,去工作,去寻找意义?

这期播客不只是关于死亡,而是关于死亡倒计时时,我们该如何去活?也许你正在去上班的路上,也许你昨晚没睡好,或者正期待着周末的到来,生活有时按计划进行,有时一团混乱,但没关系,在这个周五早晨,让我们从《当呼吸化为空气》开始,一起聊聊生命,时间,选择,以及成为自己这件事。

书名的来历,十七世纪英国诗人富尔克·格雷维尔十四行诗中的句子,也是本书开篇的节选: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
共赴永恒生命!

延伸阅读

  • 每个生命,都是向死而生的|《遗愿清单》
  • 《当呼吸化为空气》:愿我们都能拥有“向死而生”的勇气丨文周赠书

☀️ 往期节目

  • s5e15. 在安宁病房,花季少女的告别|1031
  • s4e64. 当死亡无法避免时 | 0327

PS:今天结尾的歌曲是《最好的时光》,由本期主播之一小志翻唱,原唱是安溥。

☀️
本期制作
主播:雯萱、建国、小志
文稿撰写:雯萱
文稿编辑:可悦
后期:建国
运营:小志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5 days ago
40 minutes 34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9. 行动起来,一起记录城市里的这种小动物!|1106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丘之貉”这个成语?虽然这是一个贬义词,但是现实里的貉长相酷似浣熊,食谱广泛,有着可爱的外表和温驯的性格。近几年来,它们更是在上海安了家。或许你在小区绿化带边、景观水池旁,就曾和它们有过邂逅。

然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海市貉的数量达到了3000-5000只。成为城市新居民的貉一改胆小温驯的本性,大摇大摆地从居民身边走过,甚至抢夺人们手中的食物。这些异常现象引起了市民的思考:人与貉怎样才能在城市中和谐共处呢?

十一月是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月。今天,我们就从这种叫“貉”的小动物说起,聊一聊住在城市里的小动物们的故事。

延伸阅读

  • 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上海“落户”了,它们和狗打架、和猫抢粮,还翻垃圾
  • 上海完成第四次“貉口普查”

☀️ 往期节目

  • s4e19. 什么?!和猫咪一起在海滩度假! | 1031
  • s3e66. 地球越来越热,我们和野生动物的关系也变糟了?|0401

☀️
本期制作
主播:李清扬
文稿撰写:李睿娴
文稿编辑:胡贝儿
后期:李睿娴
运营:何思进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6 days ago
12 minutes 32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8. 「丝打」的力量,超乎你想象! | 1105

☀️ 本期放晴故事

在香港将军澳的连锁超市里,有一家「喜伴饼店」。店里很安静,每个女工都在用心地烘烤着面包,很少有直接的语言交流。店铺由5位听障女性建立,创业的缘起,与一个名叫「丝打同行」的组织有关。

「丝打」是sister的音译,它带有一点儿港式英语的风味。这是一个由各行各业女性建立的香港公益组织,它的组织介绍说道,「与每一位丝打(sister)打结,一起编织不同的梦。」

在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来听听「丝打同行」的故事。

延伸阅读
• 「丝打同行」社交媒体账号
• 「丝打同行」相关报道

☀️ 往期节目

• s4e38. 姐妹们,你们可以创业!|1127
• s3e10. 当中东、女性和电竞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1027

☀️
本期制作
主播:熊若皙
文稿撰写:熊若皙
文稿编辑:魏思艺
后期:张宇墨
运营:毕咏璇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1 week ago
7 minutes 42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7. 当灾难来临,救援该去向何处?|1104

☀️ 本期放晴故事

当灾难来临,谁在行动? 伴随着自然灾害的,往往是席卷一切的混乱信息洪流 。卓明信援,就诞生于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之中 ,它致力于用信息的方式,理出一条灾区的“神经系统” 。

在2021年河南水灾中,卓明启动了建始以来的最高级别响应 ,瞬间涌入了数千条求助信息 。他们是如何从仅有十几人的志愿者团队 快速应对这场信息超载、挽救生命的?创始人郝南揭示了卓明最宝贵的经验:在救援现场,优先级不能凭一时情绪,而必须靠系统的判断与集体的决策 ,是一场理性与人性的艰难平衡 。

今天的《放晴早安》,你将听到创始人郝南分享卓明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了解卓明如何让混乱变得有序 ,以及灾难如何成为一面镜子,照见这个组织在协作中摸索、在行动中成长的过程 。

☀️ 往期节目

  • s4e48. 在撕裂的世界,缝合难民的伤口 | 0305
  • s4e56. 洛杉矶大火里,这两个中学生试着重建生活的秩序 | 0317

☀️
本期制作
主播:张宇墨
文稿撰写:张宇墨
文稿编辑:赵欣
后期:张宇墨
运营:赵欣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1 week ago
16 minutes 26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6. 有人在高原放烟花,有人在高原为生态问题寻找解法|1103

☀️ 本期放晴故事

2025年9月19日傍晚,一场理应不该上演的烟花秀发生了,叫各种社交平台议论纷纷。而面对外界的纷扰,伟岸、高耸的山脉却也做不了任何控诉。有人高傲地凌驾于环境之上,也有很多人默默守护着高原。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尝试解决哪些问题?本期节目,我们将为大家介绍5个高原上的生态问题,以及背后为之努力的人们。

延伸阅读

  • 当熊被迫“下山”…气候变化下的人熊困局
  • 藏獒经济后遗症:当流浪狗多到开始伤人,我们该怎么办 | 故事FM
  • 给流浪狗绝育?是的,我们干了!
  • 为爱点赞|“鸟喇嘛”扎西桑俄:保护,是为了众生
  • 共筑生态屏障:马麝保护中的社区觉醒与行动
  • 光明背后的阴暗 | 马麝盗猎信息线上调查报告
  • “绿色江河”创始人杨欣讲述三十年坚守:致敬永不褪色的生态使命
  • 青藏高原的牧人们如何推行零废弃生活?

☀️ 往期节目

  • s3e66. 地球越来越热,我们和野生动物的关系也变糟了?|0401
  • s3e62. 奶奶上前线:气候行动不是年轻人的专利|0326
  • s3e54. 如果大自然是一家公司,那我可以投资大自然吗?|0314

☀️
本期制作
主播:李清扬
文稿撰写:李清扬
文稿编辑:何思进
后期:郭思琪
运营:胡贝儿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1 week ago
20 minutes 48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5. 在安宁病房,花季少女的告别|1031

☀️本期放晴故事

一位身患绝症的花季少女,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光亲自参与了一场温馨的“生前告别会”。这不是传统的追思悼念会,而是一场完全按照她的偏好来设计、以她喜欢的二次元为主题的告别。当死亡成为必须面对的命题,她如何在安宁疗护中寻得平静?当同学们不再说“加油战胜病魔”,而是分享美好回忆时,这场告别如何成了最特别的死亡教育?本期《放晴早安》,讲述一个关于爱与尊严,以及如何好好告别的故事。

延伸阅读

  • 17岁绝症女孩,办了一场二次元的生前告别会

☀️ 往期节目

  • s4e74.方大同纪念音乐会:如果爱,他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丨0410
  • s4e64. 当死亡无法避免时 | 0327

☀️
本期制作
主播:江晨曦
文稿撰写:卢俊成
文稿编辑:柯志坤
后期:彭可悦
运营:单雯萱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1 week ago
19 minutes 40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4.在“附近”艺术展,找回改变世界的信心|1030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看着社交媒体上别人精彩的生活,对比自己手头堆积如山的工作;听着新闻里谈论改变世界的宏大理想,却连明天要交的报告都让人焦虑不已。我们怀抱着让世界变好一点的理想,却又常常因为眼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具体的困难,感到自己无比渺小和无力。

在这个看起来大大的世界里,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获得走下去的力量?

本期节目,我们来聊一个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艺术展,它的名字叫“我们就在附近”。我们将分享艺术家们和公益组织在不同领域的行动,看看他们是如何试着提醒我们:改变,可以从我们身边开始。

延伸阅读

  • PAM新展预告 | “我们就在附近:当代艺术与公益组织的实践”展览即将开放

☀️ 往期节目

  • s4e44.当我迎来20岁……丨0227
  • s4e78. 要不要把兴趣当成主业? | 0416

☀️
本期制作
主播:柯志坤
文稿撰写:柯志坤
文稿编辑:郭思琪
后期:吕卓玥
运营:何思进&郭思琪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1 week ago
10 minutes 11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3. “厨尊”灶台,如何蒸腾起残障人士的尊严|1029

☀️ 本期放晴故事

在香港旺角上海街的战前唐楼里,藏着一家特别的餐厅——厨尊。这里端出肉骨茶、椰浆饭的不是星级名厨,而是听障、视障、自闭症、中风康复者;一把掰弯的叉子、单手煮面机、甚至远程操控机器人,让他们和常人一样完成厨房里的“高难度”操作。本期节目,我们一起回顾厨尊创办人许承俊从新加坡到香港的社企之路,看看厨尊如何为弱势群体重建尊严。

延伸阅读
隱藏旺角戰前唐樓的星馬叻沙!社企「廚尊」創辦人許承俊,用小販中心美食點亮弱勢人生
旺角星洲菜復刻新加坡熟食中心 為殘疾人士提供職位 1年免費派飯逾2萬份

☀️ 往期节目

s4e14. 让世上不再有障碍:视障人士也可以打扮得光彩照人
s5e8. 静默不是沉默:一间助残咖啡馆的12年

☀️
本期制作
主播:周正洋
文稿撰写:周正洋
文稿编辑:赵欣
后期:周正洋
运营:毛瀚棋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2 weeks ago
11 minutes 41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2.发声的力量:给保洁阿姨一间休息室|10.28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是否曾在地下车库的角落,消防通道的楼梯,甚至某个关着门的公厕隔间里见到过保洁人员正在休息?她们为我们维护着体面的公共环境,但她们自己,却常常与体面无缘。

本期节目,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为我们维护整洁环境,自身却难以拥有一个体面休息角落的劳动者。我们将分享来自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地的真实故事,看看当学生们开始关注并为之发声后,如何成功地为保洁阿姨们推动了专用休息室的建立。
我们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能让每一位劳动者的汗水,都获得应有的尊重。

延伸阅读

  • 清华大学保洁人员休息室调研报告

☀️ 往期节目

  • s4e59. 你的城市,足够「好」吗?|0320
  • s4e51. 当100名女性博主决定无偿帮助她人|0310

☀️
本期制作
主播:魏思艺
文稿撰写:魏思艺
文稿编辑:熊若皙
后期:周正阳
运营:魏思艺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Links:

  • s4e51. 当100名女性博主决定无偿帮助她人|0310
  • s4e59. 你的城市,足够「好」吗?|0320
Show more...
2 weeks ago
8 minutes 36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1. 【粤语】狗狗祟祟no more!毛孩子也能进餐厅啦!|1027

⭐️本期内容为粤语,大家可以在我们的公号「Hi放晴公园」获取详细文稿~

☀️ 本期放晴故事

面对香港养宠热潮与30年未变的“禁止狗只进入餐厅”的过时法规,宠物平台“毛孩街”及其创始人Tim Chan成功推动了政策的变革。在经历了首次推动《宠物福利法》失败后,Tim吸取教训,于2025年施政报告咨询阶段锁定“放宽宠物友善餐厅”为单一目标,通过发起万人实名联署,证明了广泛的公众需求,以“新增牌照”的灵活方案,成功说服政府绕开了耗时多年的修法程序。最终,政府采纳建议,决定于2025年中发放首批宠物友善餐厅牌照,标志着香港在人宠共融上迈出了关键一步。Tim表示,毛孩街未来将继续通过“毛孩老师”等项目,从教育入手,从根本上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

延伸阅读

  • 🚀餐廳開放俾狗狗🐶進入喇!
  • 寵物狗解禁准入餐廳 最快明年中首發牌照

☀️ 往期节目

  • 341. 紫色牵引绳项目,如何帮助遭受家暴的宠物?| 1125
  • 307. 什么是"宠物陪护假"?| 1010
  • 257. 如何通过养狗获得"社会支持"?| 0726

☀️
本期制作
主播:胡贝儿
文稿撰写:胡贝儿
文稿编辑:李清扬
后期:李睿娴
运营:柯志坤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2 weeks ago
19 minutes 15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10. 被唱衰的全女模式,真的行不通吗?|1024

☀️ 本期放晴故事

你有没有在路上注意过这样的健身房或酒吧?在店铺招牌上,「girls’」「女子」「女她」等字眼被放置在醒目的位置,有些还会用粉色和可爱的元素装饰自己,它们的目标受众往往仅限女性。也许你还没有踏入过这样的空间,但如果你尝试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全女」两个字,你大概率能看到更多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全女观影团」「全女茶话会」「全女读书会」。

你还会看到许多关于「全女模式」的争论。在今年5月举办的华语辩论老友赛中,其中一个辩题是「全女模式的兴起是否有助改善女性处境」,这把「全女」的概念更大程度地推到了公众的面前。

那么,全女模式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退让?这是不是一种新的消费主义陷阱?她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女性的处境?在今天这期节目,《放晴早安》试图探索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采访了深圳的两个全女活动发起者。

延伸阅读
• “全女”商家倒闭潮,到底是噱头还是商机?
• 第一批“全女”经济,迎来倒闭潮

☀️ 往期节目

• s4e51. 当100名女性博主决定无偿帮助她人|0310
• s4e38. 姐妹们,你们可以创业!|1127
• s3e78. 她们让音乐节的女厕所不用排队了|0417

☀️
本期制作
主播:熊若皙
文稿撰写:熊若皙、毕咏璇
后期:柯志坤、熊若皙
运营:毕咏璇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2 weeks ago
35 minutes

放晴早安
s5e9. 忍忍就过?不!这一次对“游烟”出击了|1023

☀️ 本期放晴故事

比起城市的风,先飘来的是烟味。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也被“游烟”偷袭过。二手烟每年可导致十万人死亡,绝对不是“忍忍就过”的小事。从成都女孩金烂烂街头劝阻游烟的故事,到日本“软硬兼施”的管控体系,再到上海最新的控烟条例,本期放晴早安让我们来聊聊“游烟”的那些事,看看对于治理“游烟”我们能做些什么。

延伸阅读
• 只是一根烟的问题?
• 日本那些消失的吸烟族
• 日本JT烟草广告-想うた


☀️ 往期节目

• s4e59. 你的城市,足够「好」吗?|0320
• s3e2. 日本有家公司,半夜帮你人间蒸发|1017

☀️
本期制作
主播:郭思琪
文稿撰写:吕卓玥
文稿编辑:郭思琪
后期:李清扬
运营:吕卓玥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2 weeks ago
10 minutes 31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8. 静默不是沉默:一间助残咖啡馆的12年|1022

☀️ 本期放晴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常见到身障人士任职一些公开的、有尊严的工作。对于这类少数人群,社会的关怀与保护机制严重不足。但你知道吗?12年前,就已经有这样一家聘用听障人士的“静默咖啡馆”,靠200位陌生人“众筹”起家,开创了内地助残公益咖啡馆的先河。12年后,它没做大,却已经能支持240名心智障碍者的稳定就业。

本期内容,我们一起走进乐咖啡,看一杯咖啡如何重新定义“体面工作”。

延伸阅读
这里的咖啡特别香,因为有爱的味道

☀️ 往期节目

s3e38. 黑暗中的希望:尝试消除“残疾”概念的体验馆
s4e14. 让世上不再有障碍:视障人士也可以打扮得光彩照人

☀️
本期制作
主播:毛瀚棋
文稿撰写:毛瀚棋
文稿编辑:赵欣
后期:周正洋
运营:毛瀚棋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3 weeks ago
13 minutes 27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7. 八亿吨鲜花的下一站:如何打破“用完即弃”的魔咒?|1021

☀️ 本期放晴故事

在印度,超过八成的家庭每天用鲜花供奉神明,但这份虔诚却带来了每年800万吨废弃花卉的环境难题——这些承载着敬意的花朵被投入河流,反而污染了水源。而在坎普尔,一位年轻人从寺庙的浪费中看到了转机:他创立Help Us Green组织,回收这些带着美好心意的花朵,将它们变身为受欢迎的香薰产品,既净化了环境,又为当地妇女创造了生计。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它启发了我们:如何用“系统化疏解”的思维,让废弃物的终点成为新生的起点。

延伸阅读

  • People Fixing the World:Flower Power
  • Help Us Green

☀️ 往期节目

  • s4e12. 和猫住:短视频让流浪猫救助变得可持续|1022
  • s4e32. 粉丝也能为爱“发电”,谁说摇滚不环保?丨1119
  • s5e3. 流水山城:让旧物在大学校园“活”起来|1015

☀️
本期制作
主播:魏思艺
文稿撰写:赵欣
文稿编辑:熊若皙
后期:赵欣
运营:赵欣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3 weeks ago
6 minutes 54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6. 当司法无法抚平创伤,犯保协会用陪伴给遗属一盏灯|1020

☀️本期放晴故事

十一年前,张介能的妻子在市场遭遇谋杀,作为受害者家属和目击者的他,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内疚与抑郁。在漫长的法律斗争中,废除死刑的趋势之下,他难以接受以无期徒刑定案的结果。当法律无法带来正义的告慰,犯罪受害人保护协会的介入,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受害者家属在悲伤中重建生活的意义。
抚慰心灵,是一条非常个人化、也需要极高专业度的路。从建立信任,到提供专业帮助,再到重建日常生活,犯保协会努力接住在悲伤中坠落的人们,给了政府和社会再去努力找到解法的缓冲时间。更重要的是,当司法程序走到尽头时,犯保协会陪伴遗属继续生活的长跑。

延伸阅读

  • 台湾死刑释宪一年后:惩罚落下、责任未了,不正义的情绪将往何去?
  • 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官网

☀️ 往期节目

  • s4e17. 面对家暴劝和不劝分的人,都应该去参加这个“治愈圈”|1029
  • s4e7. 戏剧界《熔炉》,《初步举证》如何改变英国性侵定罪|1015
  • s3e57. 面对至亲离世,我们应该知道的那些事......|0319

☀️
本期制作
主播:柯志坤
文稿撰写:柯志坤
文稿编辑:李清扬
后期:胡贝儿
运营:郭思琪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3 weeks ago
7 minutes 34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5. 从“断舍离”到“心安宁”,聊聊我们与物品的关系|1017

☀️本期放晴故事

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的家中常堆满了用不到的物品。这些物品不仅造成了物理上的杂乱,更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有时它们甚至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加剧个人的焦虑,让我们在“舍不得扔”和“没地方放”之间反复内耗。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提出了一套重塑“人-物关系”的整理哲学。基于这部剧的内容,放晴早安的三位主播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和经历,并认真思考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我们意识到“拥有”不等于“幸福”。
当下正逢换季,不妨从家里的一个最小单位(比如一格衣柜、一件卫衣)开始,实践一次“小型断舍离”,体验物品减少后带来的那种清爽和掌控感,迈出走向内心宁静的第一步。

延伸阅读

  •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 練習告別無用之物 - 人物誌PERSONA MEDIA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 往期节目

  • s4e2. 旧衣服先别扔!给这些大学生改造出新生命|1009
  • 302. 为什么服装品牌呼吁我们少买衣服?| 0928

☀️
本期制作
主播:雯萱、可悦、建国
文稿撰写:雯萱、可悦、建国
文稿编辑:建国
后期:可悦
运营:雯萱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3 weeks ago
24 minutes 5 seconds

放晴早安
s5e4. 从西贝争议到加州法案,预制菜该“禁”还是“管”?|1016

☀️本期放晴故事

最近预制菜的争议沸沸扬扬——罗永浩炮轰西贝预制菜,上海多所小学的午餐又曝出虾仁炒蛋不新鲜甚至发臭,供应商被推上热搜,“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的疑问一下子戳中了所有人的焦虑。而另一边,美国加州刚通过新法案,两党罕见达成一致,首次明确 “超加工食品” 定义,并设立十年淘汰期分阶段把特别有害的品类清出校园。
本期内容,我们就来看看西贝争议和校园餐隐患背后藏着怎样的饮食安全问题,加州的法案又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延伸阅读

  • 加州立法定义并禁止校园超加工食品|Positive. News

☀️ 往期节目

  • s3e48. 除了预制菜,校园午餐的另外n种可能性
  • s3e56. 如果学校帮你找饭搭子…

☀️
本期制作
主播:胡贝儿
文稿撰写:柯志坤
文稿编辑:吕卓玥
后期:郭思琪
运营:李睿娴

🍠我们开通小红书啦,快来关注我们:@放晴公园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五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Show more...
3 weeks ago
8 minutes 3 seconds

放晴早安
面对问题和坏消息层出不穷的世界,每个工作日早上6点,我们讲述那些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修复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 我们想成为互联网上的光明角落。我们做善意的传播者,而不是恶意的放大器;我们关注问题的解法,而不是贩卖和收割焦虑的情绪;我们分享行动的案例,激发更多人的行动,而不是让人陷入犬儒,变得麻木和无动于衷。 ☀️ 《放晴早安》由「放晴公园」制作播出,是一档以「解困式报道」(solutions journalism)为理念的节目。我们的第三、四季节目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与创新实践」(CU-ASK)辅修项目支持。 我们欢迎也想为这个世界的问题寻找解法的品牌支持我们,一起放晴!欢迎联系:kfang@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