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集中,我私心邀請房產擺渡人蔣帥 (蔣京叡),來徹底解決我心中最深的擔憂:面對房仲的「話術」,我們如何避免因衝動而買到低CP值的房產,以及如何區分專業與欺騙!
專業的房仲根本不需要騙人,因為他們認為客戶往往會被媒體雜訊誤導而「自己騙自己」,但房地產是台灣除了賣飛機大砲之外,金額最高的交易,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因此從業人員的嚴謹與專業至關重要。社會上存在「弱勢偏愛」,導致買方容易將所有房屋瑕疵甚至滲漏水的責任歸咎於中介,但法庭已傾向不苛責肉眼無法察覺傾斜等問題的仲介。房仲的專業價值在於能判斷房地產當前和未來的合理價格,這比買賣雙方主觀的期待價格更重要。誠實是任何行業應有的最低道德底線,不該作為行銷的賣點,真正的專業是透過說話的藝術(話術),讓買賣雙方在知曉事實(如房屋有潛在拆除風險的違章建築物) 並感到舒適的情況下達成共識。房產交易成功的關鍵在於雙方利益的合意,買方看重使用利益,賣方看重獲利了結利益;在某些緊急情況下,時間的價值會比房價本身更昂貴,這是撮合交易的契機。許多人誤解房屋自有率的83%定義,事實上這是指房屋自住的比例,全台灣約有1800萬人沒有房產。
關於買房的建議:
投資判斷不應只看投報率,因為租金所得可能被刻意虛增(例如隔套房並在租約上加註高額租金)。
現階段不適合購買的房產包括:價格過高、缺乏都更或改建潛力的老房(尤其40年以上公寓,因為主力的年輕購屋族群不願久住,且老房因違建加速老化,有結構傾斜風險);以及小基地(100坪以下)、高公設比卻缺乏公共設施(連管理員都沒有)的建案。此外,因少子化與學習模式改變,大學周邊的學生套房也面臨風險。
投資標的建議(懶人投資法):應首選六都,特別是桃園、台南和高雄,因為南北房價將會趨向平衡。在台北市,則推薦關注被低估且有都更潛力的大同區,以及全台北最後一塊科技園區—北士科。若投資老房等待都更,則必須選擇需求旺盛(商業或就業人口密集)或有重大工程計畫的地區,且改建機率至少要70%。
我鼓勵年輕人買房,這不僅是數學上的投資考量,更是為了獲得心靈的平靜與踏實感,唯有「生根」,才能建立對未來的長期盼望,做出對自己負責的決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