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許暐得,今年19歲,是大學一年級休學生。
休學的這一年裡,不僅想用音樂來表達我天馬行空的宇宙,
同時,也想透過錄製這個節目聽聽大家奇奇怪怪的小劇場,
聽聽我這些很有病的朋友們腦袋瓜裡在想什麼?
以及了解是什麼原因建構了屬於他們的宇宙。
如果我們聊天的過程中找到與你有共鳴的地方,請你和我一起思考,
在同個時代下的我們該怎麼解決、看待這些問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大家好,我是許暐得,今年19歲,是大學一年級休學生。
休學的這一年裡,不僅想用音樂來表達我天馬行空的宇宙,
同時,也想透過錄製這個節目聽聽大家奇奇怪怪的小劇場,
聽聽我這些很有病的朋友們腦袋瓜裡在想什麼?
以及了解是什麼原因建構了屬於他們的宇宙。
如果我們聊天的過程中找到與你有共鳴的地方,請你和我一起思考,
在同個時代下的我們該怎麼解決、看待這些問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個月前,我問教導現代舞的姑姑 許慧玲:「身邊是否有對某件事情充滿狂熱、甚至執著的人」,於是她推薦了昀挺老師。
而這也是我第一次邀請一位只見過兩次面的來賓,但他的存在,卻讓我產生了深深的好奇與許多疑問。
我想,通過一個小時的訪談還不足以了解老師對於學習的熱情為何可以到達如此痴狂的程度;或許可透過訪談中的零光片羽,窺探到他渴望與自己、與角色間的轉換所嚮往的「平衡」。
對話內容有提到,也許是覺得有趣,透過不段跨領域的學習;能以學生、老師、舞者......的身份去觀察這個世界,也內觀自己。
雖不免在角色的切換中感到孤單,可那份對於生活、對於學習的熱情,使得這條線更加容易被跨越。
興許哪天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也能與社會所給予的期待重疊;期待在哪天成就自己的時候,也能稍稍符合社會所給予的期待。
從昀挺老師口中構思的嚮往,彷彿與我離得好遠,
可就像他說的「世界不是我們想出來的」,
這個世界有他運轉的方式,我們終究需要回到自己。
這集資訊量好大,就算事後剪輯我仍試著好好思索和吸收⋯
跟我分享你聽到覺得有趣並且值得學習的內容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0jews3i0awf01s3f1he5a6t/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