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少年看世界》,透過每集邀請一位在自己領域已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與企業家,與初入社會的青年一同對話,看看兩代人在面對社會議題,思想觀念上有何不同?或許我們將在彼此的相異處,找出共同點;一起相互調侃,在共同的時代裡聊不一樣的世代,講屬於他們與我們的故事。
歡迎大家喜歡的話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
也希望能夠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聯絡我們: yucc@yucc.org.tw
👉基金會官網:: https://www.yucc.org.tw/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cc.or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花甲少年看世界》,透過每集邀請一位在自己領域已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與企業家,與初入社會的青年一同對話,看看兩代人在面對社會議題,思想觀念上有何不同?或許我們將在彼此的相異處,找出共同點;一起相互調侃,在共同的時代裡聊不一樣的世代,講屬於他們與我們的故事。
歡迎大家喜歡的話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
也希望能夠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聯絡我們: yucc@yucc.org.tw
👉基金會官網:: https://www.yucc.org.tw/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cc.or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國際觀」是什麼?該如何培養?
在台灣幾乎成了一種全民共識的理想。從教育現場到求職市場,具備國際觀被視為走向世界的入場券。然而,這個詞被使用得越頻繁,它的意義似乎也越模糊。它究竟是什麼?標準又是什麼?
培養國際觀的三大要素:好奇心、同理心與包容,是要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深層文化?還是我們滑 IG 看國外流行也算?但最顛覆想像的是,對本土(台灣)的了解,或許才是觀察國際事務的立基點。想成為世界公民嗎?立即點擊收聽!
- - - - - 🕰️ - - - - -
( 00 : 01 : 20 ) 國際觀的定義
( 00 : 04 : 30 ) 主持群成長過程中的國際觀培養
( 00 : 16 : 50 ) 本土了解與國際觀之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uewxc8021901xodj8mf9yw/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