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a3/ab/20/a3ab201c-a255-04ad-70ce-97bb9cacadaf/mza_5504788402129519282.png/600x600bb.jpg
酷毙了
老王/大雯
63 episodes
1 week ago
我们在这里交换彼此的故事和体验,是我们用对话散步和放松的地方。
Show more...
Leisure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酷毙了 is the property of 老王/大雯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我们在这里交换彼此的故事和体验,是我们用对话散步和放松的地方。
Show more...
Leisure
News
Episodes (20/63)
酷毙了
S2E15 有些网名是读不出来的

Wenseer 返场和老王大雯儿的一期 happy hour!本期的一地鸡毛是我们胡言乱语讨论的高中时代,很多未整理的思绪,十七八岁时候的记忆不可言说!在这里跳过啦。

  • Wenseer是一个网名,所以大家叫什么Wenseer就应什么。Wenseer:没有官方读音。
  • 关于儿时网名的热烈讨论
  • Wenseer的不计后果瞬间:不做新闻了!回归政治理论的读博路
  • 到底是谁来决定什么样的事件有新闻价值?“天大地大,编辑最大”
  • Wenseer 感兴趣的是理论化和提供观点,这是新闻不那么关心的事情
  • 人一定要对自己诚实
  • 大雯儿觉得好朋友共享同一种天气是很幸福的事情
  • 老王在写代码的时候把前人的一地鸡毛全扫进了垃圾袋

相关提及:恋与深空 / 司美格鲁肽 / Hiroshima by John Hersey(广岛核爆非虚构) / 霸王茶姬?(一晚没睡着的大雯儿劝大家慎喝)

Host:@老王(b站:雪铮正在 Debug) @大雯儿

Guests:@wenseer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 kuulest@yeah.net,期待收到大家的来信与留言。你也可以在微博上找到我们,我们的账号是@酷毙了Sweet,小红书是@酷毙了播客。也欢迎通过微信账号kuulpod联系我们,加入听友群!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与关注!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3 minutes 39 seconds

酷毙了
S2E14 我停得太晚了

正在美国攻读神经科学博士的 Billy 来到我们的播客分享他的「一地鸡毛」——人生阶段性地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那之后呢?人生方向的选择题能“既要又要”吗?

时间轴

01:07 欢迎Billy!Billy的自我介绍

03:07 一地鸡毛:人生阶段性地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那之后呢?

04:45 神经科学博士的日常——竟然多了很多思考的时间?

07:00 想成为画家的神经科学博士——这是先后次序问题吗?

09:49 老王:好像一切都慢下来了

12:20 大雯儿:我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生活落在实处是什么样的

15:10 如果重读本科你会读什么专业?

17:43 我能不能同时拥有?或许已经同时拥有?老王和Billy相似又不同的答案

34:20 隔空 shout out wenseer!他在市场五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上(和风号)

36:37 Billy 和好朋友们度过了非常愉快的几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啦

38:45 被 Chicago Tribune 同样来自北京的紫禁城瓦片治愈了

45:40 环球影城怎么还是这么好玩!老王连去两天

50:19 Adam Melchor 的演唱会,老王和自担握手!

59:13 大雯儿在不同国家/城市的他者经历——纽约/柏林/台北

1:00:31 在台湾中译中的微妙的他者经历

1:03:19 在家的待办事项就是去:喝茶、吃兰花豆、撸狗

相关提及:坎帕拉太空计划 / 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 米开朗基罗、罗丹 / 玛格丽特(René Magritte) / 达利(Salvador Dalí) / 实习医生格蕾(Grey’s Anatomy) / Chicago Tribune / 奇异博士(Doctor Strange) / 机智的医生生活(Hospital Playlist) / Adam Melchor / 良医(The Good Doctor) / 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 心灵之家(The House of the Spirits) / 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 Troubadour LA / 欧冠巴萨逆转巴黎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 @Billy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 kuulest@yeah.net,期待收到大家的来信与留言。你也可以在微博上找到我们,我们的账号是@酷毙了Sweet,小红书是@酷毙了播客。也欢迎通过微信账号kuulpod联系我们,加入听友群!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与关注!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 hour 11 minutes 15 seconds

酷毙了
S2E13 如果想做出饭馆的味道炒菜多放油,饮料多加冰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帮我们做“品牌重塑”的平面设计师白水!本期节目往后我们的播客想尝试一种新的结构,本季的两个固定栏目是:「快乐时间」和「一地鸡毛」。生活中有哪些欣喜地想要分享的瞬间?有哪些眼下还一地鸡毛的想法,说不定聊着聊着就更清晰了,当然也有可能……更混乱?

这一期的「一地鸡毛」,来自白水。作为平面设计师在纽约摸爬滚打的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白水在思考美国美院设计教育和行业脱节的情况。学校作为机构的意义和功能到底是什么?学校能否(是否应该)提供试验性的作业和学术指导到现实世界的过度?

00:28 播客的小变动!我们尝试的新结构:一地鸡毛+快乐时间

02:40 酷毙了的“品牌重塑”

04:10 白水的自我介绍

05:23 美国美院设计教育和行业脱节的情况

06:40 美国研究生设计项目的垂泪:要不是交钱打工,要么是理论到没边儿

08:40 设计是永远有客户的(吗?)

10:28 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设计师能解决内部诉求和外部诉求

12:54 是否有可能借助商业结构或甲方主导的项目,反而辐射并撬动更广阔的世界?

19:37 创作的终极愿望是创造对话!如何平衡自我表达和向外的传递并且资本主义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4:46 学校能否(是否应该)提供试验性的作业和学术指导到现实世界的过度

27:37 做对社会机器好用的人这部分很好学(?)

30:20 学校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让大家可以犯错

35:42 学校有帮学生过渡的责任

38:42 表演研究和表演的实践艺术家中间有巨大的鸿沟

44:10 一些现实的限制反而会激发新的创意

47:47 老王(又又又又又)拥有了新的苹果电脑!

52:28 白水昨天制作了抹茶味的「蜜蜂膝盖」,是一款鸡尾酒。白水的配方:蜂蜜+金酒+抹茶

57:00 今日冷笑话:小王一喝水就非常难过……

59:00 「过敏时间」人和人从没有真正的理解,直到你也开始对春天过敏

1:00:50 大雯儿极限的德签申请——又可以去柏林戏剧节了!

1:06:21 海关对我唯一的问题是“你毕业了之后能干啥?”

相关提及:John Cena / “早上好中国” / 《日落大道》Sunset Blvd(百老汇音乐剧) / 黑色电影(Film Noir)/ Jimmy Lloyd(导演) / 曹禺《雷雨》 / 蜂蜜膝盖(鸡尾酒)

过敏的朋友们请都去购买加lotion纸!!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s:@白水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 kuulest@yeah.net,期待收到大家的来信与留言。你也可以在微博上找到我们,我们的账号是@酷毙了Sweet,小红书是@酷毙了播客。也欢迎通过微信账号kuulpod联系我们,加入听友群!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与关注!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 hour 10 minutes 12 seconds

酷毙了
S2E12 Hey Siri 唉不对你叫什么来着

大家好,欢迎收听《酷毙了》!本期我们邀请了我们的好朋友 Sean,从他的上一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工作聊到了现在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

其中包含人工智能的幻想与现实:AI到底能帮你做什么?它到底如何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AI的环境代价、伦理、对各学科的冲击,还有它现阶段的应用场景——从聊天机器人到算命、从Google到社交媒体的影响。

我们也谈到了现阶段的AI技术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和距离。它会不会取代内容创作者? AI热到底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焦虑?讨论之后还是想高呼——人工智能这个词实在太大了!

01:21 欢迎 Sean!Sean 的自我介绍 01:59 简短的 happy hour 和 life updates 老王(终于)抽到工签!大雯儿在排新戏,Sean 在找新的工作 07:39 Sean 的上一份工作涉及到:人工智能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 09:44 人工智能的环境代价和人力资源消耗 14:43 对人工智能的幻想和理解——各个学科对 AI 的“应激反应” 18:07 大家都怎么用 AI 呢?chat box, 检索,算命…… 24:55 老王的主力搜索工具还是 Google 29:42 对 AI 宣传的应用场景往往不是它的目的——AI 和初代互联网 31:47 社交媒体的产品不是社交媒体,是用户 34:11 AI 能给到的情绪价值,句句有回应啊! 39:10 老王对大语言模型的改观,在此基础上能做到更多的事情! 40:40 AI 到底能帮你做什么?你到底需不需要 AI 来帮助你完成这件事? 43:18 大家为什么/怎么用 AI 写邮件? 48:42 产品的定义是什么?怎样才算是产品? 54:47 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在污染(?)它所处在的社交媒体空间 59:46 一个老生常态:内容生产者会被 AI 取代吗? 1:04:14 人们在同样的空间里——永远无法替代

相关提及:Bada Kitchen(海淀日料) / LSE Data and Society / Replica / 图灵测试 / Sundance Institute / Fun Home(音乐剧) / Robert Redford / LLM(大语言模型)/ AI Agent / Madness AI / MKBHD(YouTuber)/ Severance(人生切割术)/ The Studio(Apple TV+)/ Antígona (2000) by José Watanabe(秘鲁 安提戈涅)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s:@Sean

Show more...
6 months ago
1 hour 13 minutes 5 seconds

酷毙了
特别节目|如果没有朋友们,我该如何度过那些不眠之夜啊!

在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异地录音之后,老王在2024年末的感恩节来到了纽约,我们久违地聊了聊生活中那些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小事。

酷毙了马上要迎来它的第五个年头了,我和老王商量着希望它能在新的一年里长出更多的肌肉,也一直好奇和期待我们的听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又因为什么驻足,我们的播客向着什么方向继续前进。欢迎填写主页公告栏的表单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任何建议都是宝贵的建议。我们的微信是kuulpod,欢迎来加听友群~

questionaire.jpg

02:12 酷毙了在纽约的中央公园!

03:49 在感恩节的周末从旧金山来访的老王

04:41 在飞机上使用 Vision pro 的初体验

10:24 和咖啡馆的黑人小哥惺惺相惜的瞬间

12:36 好的戏剧要像数学题一样(?)

18:32 在剧场里的八个小时我和观众们产生了微妙的连结

21:21 现在的互联网缺少很多nuance,中国的文学作品里出现了很多空白

26:26 一个表演的起点是在哪里呢?其实不是开场的时候

28:21 不眠之夜里你跟的是谁?

31:53 好的文艺作品让你在看的同时学习看它的语言

38:35 在纽约需要更多的心力来对抗城市的很多噪音,感谢朋友们

相关提及:NYU Tisch 纽约大学艺术学院 / Gatz (戏剧)/ The Public Theater(剧场)/ Elevator Repair Service (剧团) /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 F. Scott Fitzgerald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 Finneas / I Won’t Miss You at All(歌曲) / NYU Skirball (剧场) / The Seagull Chekhov 《海鸥》 契诃夫(戏剧)/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Edward Albee 《谁在惧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爱德华·阿尔比 / Durational Theater 持续性戏剧 / NPD 自恋型人格 /《空恋》哈金 Ha Jin (短篇小说)/ Sleep No More 《不眠之夜》(戏剧)/ Macbeth 《麦克白》(戏剧) / Immersive Theater 沉浸式戏剧 / Jaws 大白鲨 (电影) / Tenet Christopher Nolan 信条 诺兰 (电影)/ 2001: A Space Odyssey 太空漫游 (电影) / Trump Tower / Guggenheim Museum 古根海姆博物馆

Host:@老王 @大雯儿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欢迎大家通过kuulpod这个微信账号联系我们,加入我们的听友群。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41 minutes 49 seconds

酷毙了
S2E11 我们作为人类,必须要站在什么地方

在美国大选落下帷幕的两周之后,我们和wenseer聊了聊关于美国新闻行业的挣扎和迷思。作为新晋的新闻学生,本科政治学和日语的背景让wenseer在致力于传递“客观事实”的美国新闻行业框架下产生了很多思考。在美国的新闻语境下,究竟什么是“客观”“无偏见”“无党派”?新闻究竟为谁服务?被什么样的力量驱动并牵制?本次大选对于新闻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新闻的公信力缺失?新闻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非常多困惑和迷茫的裹挟下,我们试图找到一些前进的方向。这是一次非常私人的讨论。

1:25 欢迎wenseer!wenseer的自我介绍

3:07 政治学的不同理念 Political science vs government

7:10 不同大学的外语语言要求

8:40 wenseer和熊桑的梦幻联动

9:10 你的大乱斗惯用角色是什么?

11:25 熊桑带着wenseer买了相机

13:31 从本科的专业到现在进入新闻领域?不想和行动无关!

16:30 人文学科的学习——所有东西都是主观的,我在学习ta所倡导的一种理论

17:38 法学备考——你需要把你的大脑殖民成法学院要求的样子

24:52 我的直觉80%是准的,但也有黑莓手机这样的事件发生

27:10 美国大选民主党惨败,对新闻界的影响“不能说是巨大,只能说是不可估量”

29:42 (美国)新闻界的人试图在声明自己在传递的是“无党派”的“无偏见”的“事实”?

31:58 新闻在大选失利里的表现——人做不到客观,除非你不当人了

35:34 是因为真相的权力太大了?美国新闻业内的一种约定俗成

38:40 如何“客观”撰写自己甚至无法理解的事情?

43:39 美国所面临的极化,新闻如何斡旋?新闻报道想要/应该引发什么样的讨论?

49:34 Verge是北大附中校内一家独立媒体

51:24 美国的报社是非盈利机构吗?谁是美国新闻的客户?

55:01 在2024大选前,美国有三家媒体拒绝为总统候选人背书

57:27 媒体与广告,国内的直播业态

1:01:42 我们是不是要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新闻?

1:03:12 与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卸任主编们的对话:美国新闻失去公信力——“我们的工作缺乏透明度,我们也很自大”

1:08:14 赋予政府权力,若任何非盈利组织以恐怖主义或威胁国家安全为名,则可取消其免税资格

1:11:51 在一个完美世界里,新闻行业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又想以什么身份对这个产业做出贡献?

1:14:06 在这个地方媒体的小小工作,就是只是服务于这个社区

1:16:00 如何为我们的媒体找到一个可以运作下去的商业模式?在理想社会里,我们不去考虑这些事情

相关提及:任天堂大乱斗(游戏) / 皮特(角色)/ 地球冒险 Net (角色)/ 星之卡比(游戏/角色) / Lawsat (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Unión Estadounidense por las Libertades Civiles) (法律民权组织)/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 哈里斯 60分钟(采访)/ Venetian News(新闻) / 新闻编辑室(电视剧)/ Aaron Sorkin / 华盛顿邮报 The Washington Post “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 / 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All The News That Fit to Print” / 全红婵 / 乌龟对对碰 / Tenure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 Jeff Bezos / Propublica(新闻)/ The Intercept (新闻)

最后我摘录了wenseer在播客结尾处的一段话,送给所有的听众朋友们和所有还在创作的人们:

很难说在理想社会里,新闻会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我觉得我现在在这个地方媒体做的这份小小的工作,就是为了服务这个社区:让大家知道这个社区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又有什么样的声音;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在这些声音的周围是否还有不一样的声音。我觉得这就是我认为在理想状况下新闻应该做到的事情,它不是一个商品,也不是消费品,只是为了一些人服务。

我们的同学中有一些人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新闻是一种服务,应该是公共的,不应该受到赚钱和金主的制约,但现在又做不到。我们的社会被金钱和资本驱动,资本主义以非常具体的形式体现在我们这个行业中。报纸你必须赚钱,不赚钱你开不出工资。但我希望在理想社会里,我们的记者、编辑、创作的人,不需要,我们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制约。

我真的怀有这样一个朴素的理想。对于任何做创作的人,你是做戏剧的人,我不只是一个记者——我还是一个游戏玩家,我是一个电影观众,我希望做创作的人不需要受到这样的约束。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s:@wenseer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1 hour 22 minutes 8 seconds

酷毙了
S2E10 人死后应该坐着湘南新宿线去镰仓

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播客。本期我们邀请了老朋友(据说也是我们的忠实听众)熊桑👏我们一起聊了聊关于熊桑在早稻田就读社会学的经历,也请他列出了他最喜欢的日本城市top3!本期播客也涵盖了关于摄影,旅行,城市记忆等等话题,是久别重逢的一次愉快的对话!

4:05 欢迎熊桑!熊桑的自我介绍

6:30 老王是熊桑的摄影“领路人”,欢迎大家考古“把世界搭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7:45 在早稻田读社会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为什么去日本留学?

11:13 听说你有个朋友很让你大跌眼镜:因为学到”南京大屠杀“而来日本学社会学的白人 Joseph

15:58 日本学术体系下的社会学是怎么样的?

20:18 老王的Visual Arts 174记忆

23:19 熊桑的日本大好きな城市top3

26:36 日本铁道优惠券

28:48 一票投给京都,一票给广岛!

30:25 广岛原子弹纪念馆周围为外地人讲解历史的学生,一种重复的叙事

35:05 熊桑是“广岛旅游大使”(这是写在简历里的)

36:10 关于水俣病和如何冲淡

45:09 札幌附近的旭山和小樽

45:25 四石老师带领的三影堂摄影比赛

50:45 老王的“高级”相机也闲置了,现在出行更多的会选择胶卷相机和微单——器材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54:45 熊桑和器材和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58:30 在高中社团未完成的宝丽来项目

60:30 青春十八:从东京一路坐火车到北海道的故事

相关提及:名侦探柯南世纪之吻 / 田野调查(人类学) / 鸟居⛩️ / 千与千寻(电影)/ 苦海净土石牟礼道子 / Minamata W. Eugene Smith(摄影作品)/ 三影堂 / A Mindful Photographer(书) / 哈苏(摄影机)/ 二世谷(滑雪胜地)/ 青森 / 秋田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s:@熊桑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WechatIMG304.jpg
WechatIMG308.jpg
WechatIMG306.jpg
WechatIMG307.jpg

P.S. 或许大家可以在苹果播客app搜到我们嘛!?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9 minutes 54 seconds

酷毙了
S2E9 设计讲出好故事

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播客。本期我们邀请了微软的现役UIUX设计师老贾,聊了聊关于设计相关的话题。什么样的设计是”好“设计?设计是如何辅助叙事的?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不同产品设计背后的工作流程?设计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0:17欢迎老贾!现役微软设计师的自我介绍

1:33 老贾是如何进入设计领域的?iPod nano到果粉,从工业设计到交互设计

5:12 更多苹果,苹果的gallery book

8:30 好产品应该有自己的性格

10:55 关于三十而已和产品怎么被精心地送到公共视野里

14:50 怎么用设计和营销讲好一个故事

17:12 科技公司设计产品的时候的工作逻辑

24:25 交互设计里的音效设计和震动反馈

32:10 大家现在真的还在为故事买单吗?

37:10 在看李诞直播的时候,你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39:52 苹果“健康”,apple watch最开始其实想要进军时尚产业?

43:55 老贾你为什么做设计?

46:15 设计的匠人精神,算法和大数据对于人们购买习惯的影响

48:25 苹果不再靠硬件赚钱了,工业设计师们话语权的丢失

51:31 不同设计门类之间的壁垒到底有多大?

55:14 老佛爷06年秋冬高定的传说

相关提及:Aesop / Hermes / Chanel / 三十而已(电视剧)/ 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 / 安缦酒店 / 莱卡 / 富士 / 哈苏 / teenage engineering / 戴森的耳机 / x-box / ps5 / Bang & Olufsen (音响)/ 劳力士 / quip toothbrush / 笑果文化 / Jony Ive / Marc Newson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s:@老贾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Show more...
1 year ago
58 minutes 3 seconds

酷毙了
S2E8 2024柏林戏剧节(下)|当我很专注的在一个空间里,被影响着

本期播客里我们将继续关于柏林戏剧节的讨论,我们将主要聚焦于Karin Beier anthropolis 系列剧中的第二部 Laios。着重讨论了演员lina beckmann作为女性角色对于不同存在,其中包括人物/动物/自然的诠释,也提及了这个剧目所引出的关于生育期待、代际冲突、超现实主义、集体记忆的思考。除此之外我们还去到了人人都爱的邵彬纳剧院,无字幕观看了《罗尔希纳大街事件》,对于“语言”和“可及性”进行了解读,也由此展开了戏剧作为建筑空间存在的相关讨论。欢迎回来!

00:10 我们看的第一部剧其实是Anthropolis II: Laios(Karin Beier)

03:01 俄狄浦斯王故事梗概101

04:20 介绍一下超厉害的独角戏演员Lina Beckmann!

05:40 所有的存在(人物/动物/自然)都化解在她女性的身体里

08:42 生育期待、代际冲突、超现实主义、集体记忆

13:33 Call out这一个瞬间的意义!positive right vs. negative right

16:03 表演是否是对传统文本的挑战?

17:32 罗尔希纳大街事件

20:04 没有英文字幕还能看德语戏剧?

21:10 谁不喜欢邵彬呐剧院呢?不被主流批评青睐但上座率92%?

23:30 德区戏剧太直给了吧!关于雨、烟雾、呕吐物

26:30 整个舞台纵深/音乐的运用

30:20 语言很重要,但它不是全部,请更自由的进入剧场吧!

34:20 戏剧作为一个建筑的语言,邵宾纳剧院曾经是一个影院

37:21 给予戏剧空间形式:从建筑的角度看有没有任何的理论/实践干涉?

38:04 一个空间如果什么都可以做往往等于什么都做不了

40:23 剧院设计和舞台设计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情

46:05 剧院改的苹果店

48:32 我们需要对空间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52:45 柏林戏剧观众的犀利提问:Content Warning 内容警告、演后谈的作用

56:21 专注的在一个空间,被影响着

相关提及:Liaos / Oedipus 俄狄浦斯 / Jocasta 伊俄卡斯忒/ sphinx 司芬克斯 / Trilogy 三部曲/ Oedipus Rex 俄狄浦斯王/ Oedipus at Colonus 俄狄浦斯在柯隆纳斯 / **Antigone 安提戈涅 / Teiresias / Chorus 歌队 / room tone / The Fies by Sartre 苍蝇 萨特著(剧本)/ The Berliner Ensemble 柏林人剧院 / 邵彬纳剧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 Bucket List 遗愿清单(戏剧)/ Close Caption(电影院字幕)/ 柏林列宁广场 / 敦刻尔克(电影) / 新生活:我们将何去何从(戏剧)/ 奥本海默(电影) / Erich Mendelsohn 埃里希 门德尔松 (建筑师)/ Thomas Ostermeier 托马斯 奥斯克马亚(导演/剧院总监)/ Concluding Jury Discussion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s:@yanyi @yiwen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Show more...
1 year ago
59 minutes 9 seconds

酷毙了
S2E7 2024柏林戏剧节(上)|一句德语都不会说的我们去了柏林戏剧节

大家好,我是大雯儿,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对我很重要的一次旅行就是和我的好朋友yiwen一起去了柏林戏剧节。一句德语也不会的我们在那里不仅感受到了属于柏林特有的城市魅力,在抛弃语言之后我们选择重新相信身体,再一次认识了戏剧。这期播客就是来自我们身体的非常本能,真诚,也许不够成熟但绝对精彩的分享。我和 yiwen 一起观看了两个来自柏林戏剧节的剧目,他们分别是来自Karin Beier anthropolis 系列剧中的第二部 Laios 还有由 Walter Bart 导演的,来自耶拿(Theaterhaus Jena)的狗屎攻击(Die Hundekot-Attacke)。当然我们也积极参与了城市中其他的戏剧场景,比如我们去了柏林人剧院,邵宾纳剧院等等。

我们整个的讨论分成了上下两期,本期播客我们主要介绍了柏林戏剧节历史、陪审员制度,并且主要聚焦在了狗屎攻击这个剧目上,探讨了这个剧目所涉及的权力动态、性别暴力、天才崇拜、媒介着迷等等主题,是干货满满的一期播客!请大家期待吧。

02:28 yanyi 又来啦!

02:48 yiwen的自我介绍

03:42 毕业之前大雯儿突然决定要去柏林戏剧节

06:01 对德语区的戏剧完全不了解的两个人

07:44 柏林戏剧节到底火不火?

09:18 柏林戏剧节的陪审员机制

10:21 只有七个人?柏林戏剧节 vs 奥斯卡

13:30 不同剧场空间对于剧目的影响

14:49 1964年开始的柏林戏剧节,在2020年硬性规定入围的前10部作品中一半以上需为女性导演的作品

17:35 这不是一个比赛!

18:12 戏剧节陪审员的背景其实很同质化

18:50 “Jury”的语言应用和戏剧在柏林扮演的社会角色

21:20 今年是柏林戏剧节的元年吗?

23:45 陪审员到底是以什么标准选择了今年的剧目?今年的主题是关于暴力(violence)和创伤(trauma)

27:12 导演剧场的形式(Charisma)

29:23 就这个票价,还要什么自行车!

33:02 要去看柏林戏剧节了,但是没有票(k-pop排队技能竟然可以应用到此处?)

35:30 狗屎攻击(Die Hundekot-Attacke)的背景介绍

38:17 伪记录的剧场形式

41:41 狗屎攻击与权力动态、性别暴力、天才崇拜、媒介着迷

45:40 讽刺和幽默:行动主义(activism)和表演(performance)之间的关系

50:01 好几次都觉得这个剧要完蛋了,怎么结尾啊!!

54:03 舞台空间和观众之间摩肩接踵的感觉:“这部剧让我相信了这个空间的可塑性”

56:57 德国戏剧怎么这么早就掌握了幽默的秘密呀!

Host:@老王 @大雯儿

相关提及:歌德/浮士德/席勒/布莱希特/离间法/第四堵墙/沉浸式戏剧/柏林人剧院/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戏剧节/ Concluding Jury Discussion(视频对谈) / 邵宾纳剧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 / Die Vaterlosen (Fatherless) by Anton Chekhov (戏剧) / Will Smith / Eva Behrendt / 柏拉图 / 奥斯卡 / Staatsoper Hannover(汉诺威国家歌剧院)/ Marco Goecke(芭蕾舞剧导演)/ Wiebke Hüster (评论家)/ In the Dutch Mountains (在荷兰山区)/ 图灵根洲 耶拿 (Jena) / 鸟人(电影)/ Death of A Salesman(戏剧) / Wicked(音乐剧)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 minute 5 seconds

酷毙了
S2E6 因为我们所有人吃牛肉

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播客。本期我和老王久违地聊了最近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我们从大雯儿的毕业典礼一路聊到老王的项目在WWDC的亮相、久违的国内戏剧体验、国内外的工作节奏和环境,深入的讨论了关于在剧场空间里“屏摄”这件事情,以及社会的约定俗称到底由谁来决定、怎么构成。这是既轻松又充实精彩的一期内容!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很抱歉大家,大雯带了错误的转接器,全损音质都怪她!老王不知道Thunderbolt怎么翻译,以为是雷劈,实际上是雷雳!

00:00 免费送大家一节USB小课堂(省流版:买贵的)

3:55 但凡秦始皇还在充电口都不会不统一!

5:04 不同的充电口的作用有区别吗?

7:23 两位主播为新的听众(有吗?)做的新自我介绍

9:13 从初中生一跃成为大学生

10:40 文理学院的毕业典礼记忆是关于太鼓、暴晒和复杂的离别心情

15:03 老王疫情期间的毕业典礼

18:11 大学校的归属感是更多来源于专业吗?

18:51 Apple Music Classical

20:27 老王最喜欢的课——表演课(没有人能不爱戏剧)

21:24 老王在苹果做的项目在WWDC被提到了👏

23:16 老王现在工作的成就感来源

25:44 圣地亚哥之旅——“还是电车好呀”

28:29 大雯儿回国了,可能是她人生中最后一个暑假

29:51 在国内上班,效率高仿佛成为一种惩罚

31:00 美国的work life balance真是国内牛马不敢梦的情况

37:25 “屏摄”这件事情在剧场空间还成立吗?

39:10 在清华的实验剧场看了一个挺疯的剧

40:39 当观众和演员共享同一片光

43:43 能不能在剧场里拍照,到底该由谁来决定?

47:04 戏曲里就没有“第四堵墙”

49:05 “People talk over jazz”

51:20 “屏摄”这个动作好像可以“偷走”电影但不能“偷走”戏剧

55:53 因为我们所有人吃牛肉,所以本世纪结束的时候全球变暖会多1.5摄氏度

56:47 下期“录”透!大雯儿和 yiwen 的柏林戏剧节排队之旅

1:02:11 创造 BEEF DAY!

1:04:46 不同的剧场有不同的属性

1:07:27 体育场和剧场

相关提及:USB雷厉 / 太鼓 / yatai-bayashi(太鼓乐谱)/ 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 / Apple Music Classical / Levels.fyi(美国查工资法律)/ 铭铭(戏剧)/ 蜂巢剧场 / 《了不起的游戏》郭宝昌 / John Green / Henk Green / Crash Course

Host:@老王 @大雯儿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4 minutes 34 seconds

酷毙了
S2E5 二十多岁的命也是命啊!

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播客。这期我们请到了新朋友金金,和她一起聊了聊她从“很喜欢音乐的人”到“音乐人”的身份转变、20代的那些存在主义焦虑,以及目前大家各自交上的答卷。我们在播客结尾还探讨了创作者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到底什么是“天赋”?那个所谓的“音乐殿堂”到底是什么嘛!?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 kuulest@yeah.net,微博是@酷毙了 Sweet,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请大家多多支持 Souloud(播客)和金金的个人账号!抖音和小红书@黄金Jin,ig是jinhub_

1:17 欢迎金金!金金的自我介绍

2:40 从pre-law到音乐人的转变?

3:10 “每一个关键的节点我都逃走了”

5:08 变成音乐人了!生活其实没有巨变

5:42 聊一聊从“很喜欢音乐的人”到变成“音乐人”的身份转变

7:28 关于“好运气”的相信

8:35 “我不需要真的当一个特殊的人,才能做所谓比较特殊的事儿”

10:22 苹果入职和人体工程学

11:34 20代的存在主义危机

12:52 在热情褪去之后,重新的评估自己的生活

14:19 老王的女朋友Alice的故事

16:02 湾区的生活太同质?

18:05 湾区就是另一个中关村

20:16 AI 对于创作者的冲击

21:55 “你以为陶艺家,只满足于他们的创意吗?你以为他和泥土上百次的接触没有意义吗?”

24:02 那段平静但丧的日子

26:50 和身体的关系更好了——身体互相合作的关系

30:27 关于“正念”的质疑、理解、成为

32:30 “在场性”和在这个时刻!

33:37 拿到魔法石

35:43 关于 dramaturgy(剧本构作/戏剧学/戏剧理论与批评)的简单介绍

39:04 20多岁的命也是命

39:47 真正好的东西,门都是敞开的

44:18 可是我人已经在远方了!

46:20 选择和放弃

49:41 金金作为音乐人的 short term goal 和 long term goal

52:49 从素人到建立个人IP的焦虑

1:02:00 简中互联网可以相信任何东西

1:04:55 轻松简单的音乐

1:07:53 老王和乐器之间的关系

1:10:04 艺术家和内容创作者真的有壁吗?

1:16:56 不要给“意义”赋予太多价值,没有什么殿堂!

1:21:14 金金的付费课程

1:22:37 GO FAKE IT!

1:24:02 Myth of 天赋

1:25:24 张亚东他吃不吃鸭脖呢?

对不起重轻老师!

相关提及:CSS (College of Social Studies)专业 /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短篇全集》/ 现象学 / 正念 (mindfulness)/ COL (College of Letters) / 马斯克 / Hans Zimmer / 特斯拉 / 不在场 重轻 “艺术家和内容创作者的区别”(播客)/ Patreon / 李沧东(导演)/ Billie Eilish / Finneas / 张亚东 / 《原子习惯》James Clear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29 minutes 47 seconds

酷毙了
S2E4 左人之间的对话

S2E4 左人之间的对话

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播客。这期我们邀请了新朋友阿喵,与她一起探讨了法律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00:48 欢迎阿喵

1:20 关于任天堂的起诉,法律和正义

6:12 阿喵为什么会进入这个领域?

8:12 每个国家法律的互通性是怎样的?

13:16 美国的法律普及?

14:25 宪法对于阿喵来说就是全新的!法律和意识形态缠在一起

21:19 美国的法官真的很爱写——简单的逻辑链条为什么要复杂化处理!

23:45 阿喵学习法律案例的时候经常被很优越的分析过程创飞

25:45 Roe v. Wade 以及堕胎相关的法案

28:30 美国法官在判决的时候到底有多大权利?

33:40 美国要禁Tik Tok—call your congressman!

37:23 微博执法

39:31 阿喵喜欢的一节课!Law after Neoliberalism

41:08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

49:06 阿喵对未来的展望!

50:28 法学院毕业之后大家去哪儿啦

55:34 法律援助相关的工作是怎样的?

58:45 关于美国的高等教育

61:25 大雯儿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课跳出了现在的有的司法体系

69:31 我们到底重视/期待人们做什么样的事情会外化出很不同的司法体系

相关提及:The Verge(媒体) / 任天堂 / 开元社区 / GitHub / Legal procedure /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 Facebook & Twitter 封杀特朗普 / 博尔赫斯 / Hamilton / Judge-made law / Roe v. Wade / Ruth Bader Ginsburg(美国第二个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 / 美国九个大法官的6(右):3(左)/ 罗斯福 / 三权分立 / Aaron Sorkin / The Trial of Chicago Seven / 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 公司法 / 交易法 / 法律援助 / 法律顾问 / Policy Reform 政策改革 / 继承之战(电视剧)/ JSD(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 The Friends(电视剧)/ Council of 500 / 拿破仑(电影)

Host:@老王 @大雯儿

嘉宾:@阿喵

老王其实并不知道汉密尔顿写了多少篇论文。刚刚查了一下,是51。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2 minutes 20 seconds

酷毙了
S2E3 搭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大家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播客。这期我们再次邀请了老朋友 yanyi(S1E36我看到的永远是三角饭团的样子),与她一起探讨了从建筑爱好者到MIT建筑研究生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思考,还讨论了MIT这个“大帽子“究竟为彦怡带来了哪些机会,又带走了哪些机会。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1:42 yanyi(新)的自我介绍

3:25 文理学院的背景——只提供基础学科的学习

6:36 从建筑爱好者到职业的建筑师,近一年都在摇摆的原因

6:52 可以建的房子都建完了:(

7:17 建筑设计的分支?

10:11 建筑学生的目前的就业选项

12:45 建筑师如何分工?

15:13 学建筑可以做室内设计吗?

17:23 建筑师和工程师区别?

19:54 交互设计师和软件工程师的爱恨情仇

23:20 yanyi 的第一节结构课!

25:45设计和制度的博弈

29:49 身份转换!

31:30 建筑职业和现代社会好像有点脱轨…?

35:24 大雯上的空间设计课

42:19 有趣的一个作业,请听上一期的播客!

46:23 yanyi 的期末大作业

51:41 MIT上课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

52:07 想到会有很多工程师,没想到有这么多工程师!以及大机构里的危机四伏…

55:16 只有MIT能提供的资源?

60:05 老建筑改建和修复

62:51 建筑新风向

相关提及:直向建筑 / MAD Architects / 马岩松 /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apple park/首都国际机场T3) / Steve Jobs(电影) / Aaron Sorkin / Nice Try(播客)逐字稿梗 / 包豪斯 / MIT Sean Collier Memorial / Medea (戏剧) / Mojada(戏剧)/ Oskar Schlemmer / Proscenium Stage / Sleep No More / Pipe System(碟中谍5开头那样)/ Bioarchitecture / MIT Media Lab / Art Culture and Technology

Host:@老王 @大雯儿

嘉宾:@yanyi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6 minutes 29 seconds

酷毙了
S2E2 寻找下一片留住你的土地

本期播客我们请九村回来和我们聊了聊她最近都在做什么。我们聊到了九村和妈妈最近的旅行,Apple Vision Pro,上期播客我们收到的反馈,九村在上的摄影课,大雯对空间设计的理解,以及九村对未来的规划。聊的很散!但是很开心

Host:@老王 @大雯儿

Guest: @九村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反馈/关注!

Show more...
1 year ago
58 minutes 55 seconds

酷毙了
S2E1 趁早成为企鹅吧,朋友们!

时隔多年,酷毙了又回来了!又要开始时不时更新一下呢。本期播客,老王和大雯给对方准备了很多问题,把所有过去一年半的生活update都努力补了补。老王剪播客的时候忘记标记章节了!你从头听吧。

给大家看一下拉的花

alt text

Host:@老王 @大雯儿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反馈/关注!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9 minutes

酷毙了
E43 我活着,世界就因此好一点:谈唐山打人事件

本期播客录于6月22日,唐山打人事件12天后。2个月后完成剪辑的今天,是弦子诉朱军案二审开庭的2天后。在播客中雯提到我们两个在两年前弦子一审开庭时的对话,当时的我们认为:“弦子就算胜诉了,也只能为女性保护身体权益前进十分。而败诉可能让我们减一百分甚至更多”。而两天前弦子在二审结束后的话,让我们从无力感中起身,继续练习愤怒的力量,与弦子和所有女性同行:

“此案或许存在特殊的力量,让我无法得到司法应有的帮助,但我依然相信可以通过这样的讲述,当法厅的所有人得知女性的困境,至少承认当性骚扰发生时,公权力应有调查来求索事实真相。我希望下一个来到这个法厅的当事人会得到更多理解,我相信此刻的陈述有意义。"

本期播客,我们从唐山打人事件出发延伸至更多近期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性别暴力事件,从公民个体的角度,探讨在性别不平等议题中愤怒的力量,反思的力量,对话的力量,存在的力量。希望在这个疲惫而泥泞的大环境里,与大家分享我们生活中的微光与求索。借用张春老师的话:“我要成为这样的人,我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带着这种信心,去面对我们共同的痛苦艰辛。有些消息我难以承受,那我就先不看,保存好自己。我活着,世界就已经因此好一点。”

5:40 不在场又在场的无力感

11:58 为什么是唐山打人事件是性别暴力?为什么事件中性骚扰的被模糊?

13:10 我是女权主义者还是平权主义者?

18:42 九村的与顺性别男性的一次充满希望的对话:理解信息不对称

27:52 女权主义者不极端,反而父权社会结构是极端的:如何理解“性别对立”这个词?

29:26 支持女性主义的男性也许也在教育上拥有更多特权

37:12 你看美国不也打老婆?:政府、国家、人民等概念的混淆

41:07 传播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共情:上海封锁中的觉醒

47:07 当男性只对“他们的”女性共情:现代家庭结构的厌女陷阱

55:02 赛博游行vs.摩肩接踵:我们该如何/能如何在场?

相关提及:唐山打人事件 / 愤怒是需要练习的 / 我29岁,男,事发时就在那个烧烤店 / 《女性贫困》 / 《第二性》前言 / 汶川地震10年 那些写报道的人在哪里 / Alyssa Go / 弦子诉朱军案

Show more...
3 years ago
1 hour 9 minutes 18 seconds

酷毙了
E42 戏剧和舞台是会让人更亲密的!

戏剧是快乐的!我们仨聊了聊大家最近和戏剧有关的经历和感受。过年那会录的,老王拖更了好久。

00:00:51 威尼斯和海的婚姻
00:02:10 戏剧!要开始聊戏剧了!老王终于上到了戏剧课
00:03:29 九村也在上戏剧!一些对人种和试镜的思考
00:07:24 留学生上戏剧对语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00:11:44 吓人的剧本写作课让大雯思考什么是一个好的故事
00:20:11 在中文环境中的英语和在英语环境中的中文
00:29:46 名字!
00:34:25 一些其他快乐的课
00:38:23 美国东海岸发达的戏剧行业
00:44:13 Theatre Majors v.s. the World
00:50:49 怎么又想起高中来了!

Host:@老王 @九村 @大雯儿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反馈/关注!

Show more...
3 years ago
56 minutes 35 seconds

酷毙了
E41 Surprise! 这是个快乐的播客

就来随便录一期好了!


Host:@老王 (b站:雪铮正在 Debug) @九村 @大雯儿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期待大家的反馈/关注!

Show more...
3 years ago
1 hour 48 minutes 47 seconds

酷毙了
E40 谁知道我们以后会怎么相遇呢

Host:@老王 (b站:雪铮正在 Debug) @九村 @大雯儿 

我们的反馈邮箱是kuulest@yeah.net,微博是 @酷毙了Sweet

这是酷毙了这一季最后一期播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希望未来我们能有机会,以各种形式相遇。

Show more...
4 years ago
1 hour 3 minutes 12 seconds

酷毙了
我们在这里交换彼此的故事和体验,是我们用对话散步和放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