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f7/a0/01/f7a001a3-b790-51a2-d953-805bcb680154/mza_4690888849567448745.jpeg/600x600bb.jpg
樂道|學佛筆記
台灣國際瑜伽暨阿育吠陀協會
30 episodes
10 hours ago
本節目依據釋天崧博士的佛法開示,由弟子筆記整理錄製,內容涵蓋佛法要義。透過現代語境詮釋經典,陪伴你解脫煩惱,走上自在修行的樂道人生。歡迎線上收聽,法音入心,日日增慧。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台灣國際瑜伽暨阿育吠陀協會 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樂道|學佛筆記 is the property of 台灣國際瑜伽暨阿育吠陀協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本節目依據釋天崧博士的佛法開示,由弟子筆記整理錄製,內容涵蓋佛法要義。透過現代語境詮釋經典,陪伴你解脫煩惱,走上自在修行的樂道人生。歡迎線上收聽,法音入心,日日增慧。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台灣國際瑜伽暨阿育吠陀協會 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Episodes (20/30)
樂道|學佛筆記
EP30 四聖諦-道|根除習氣的藥方
天崧法師教導我們,一切苦的根源,都是深植如數億年大樹般的愛、渴望與慾望。本集將探索「道諦」,一條結束苦難的正式道路。我們將不再懦弱逃避,而是像英雄般面對慾望,實踐佛陀開出的八正道藥方。透過中道與內觀,開啟智慧眼,找到身心寧靜與解脫的答案。解藥不在觀望,而在親身實踐與體驗,走向真正的自由。 您的小額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hours ago
25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9 四聖諦-滅|擺脫貪嗔痴的終極平靜
你渴望真正的、永久的自由與平靜嗎?本集深入探討四聖諦中的滅諦(Nirodha),即結束痛苦的真理。天崧法師說:涅槃並非毀滅或不存在,而是最高等的平靜與喜悅。今天,讓我們來瞭解如何處理貪嗔癡,讓心保持純淨,不再受苦的捆綁,達到永恆的舒適與自在。 您的小額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3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8 四聖諦-集|看清輪迴的慾望之根
天崧法師強調人生充滿痛苦,並指出眾生必須深入思考痛苦的根源,就像生病時尋找病因一樣。這一集主要探討佛陀四聖諦中的「集諦」,即為痛苦的原因。這種能量會導致持續的輪迴,讓人們執著於感官的舒適,即使知道後果是痛苦也不斷追求。我們聽聽法師怎麼說吧。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20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7 四聖諦-苦|從八苦五蘊到解脫的智慧
天崧法師闡述了佛陀教導的四聖諦中「苦諦」的真理,痛苦的根源在於執著於無常的五蘊(色、受、想、行、識)。輪迴如大海,苦浪不斷。師父強調,修行人需以智慧面對並體會痛苦,才能擺脫貪、嗔、癡,追求百分百的解脫,不再輪迴。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4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6 阿毗達摩 14|用六波羅蜜雕刻生命
天崧法師開示《阿毗達摩》十二因緣——老死。我們都知道,死亡的命運在出生的那一刻便已決定,無人能逃避。法師揭示輪迴起於「無明」,業力是決定個人生命所有境遇(無論好壞)的根本原因。現在的身口意(行為、言語、思想)正在設計自己的未來。想終止痛苦嗎?讓我們來聽聽法師如何解析以六波羅蜜解脫輪迴。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9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5 阿毗達摩 13|十二因緣・生,不是偶然,是業力的必然
解讀〈阿毗達摩〉十二因緣之「生」。我們常以為「出生」只是自然的開始,但天崧法師提醒:生不是偶然,而是業力累積的必然結果。從慾望、執著到取有,一步步推動了生命的再現,就像種子一定會長成相應的樹,從不差錯。那麼,你現在的念頭與行為,正在為未來種下什麼樣的「出生」?是重複輪迴,還是走向清醒?讓我們來聽這集 Podcast,重新理解「生」的真相。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6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4 阿毗達摩 12|解密十二因緣中的 "有"
天崧法師闡述了十二因緣中「有」(bhava 存在)的概念,指出它源於我們對事物理解的不清楚,以及內心的執著與抓取。將「有」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活躍的「業力有 Kamma Bhava」,即我們思想行動所累積的能量與習性;另一種是靜態的「生起有 Uppatti Bhava」,指已記錄的行為痕跡,共同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存在與輪迴。佛陀因始終保持覺知與覺醒,心無任何執著,因此不產生「有」,從而超脫輪迴。天崧法師強調,真正的輪迴原因在於我們強烈的慾望與執著。若能放下這些執著,妥善管理心念,便能停止「有」的產生,進而擺脫無盡的苦難與輪迴。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9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3 阿毗達摩 11|擺脫執著與貪嗔的智慧
天崧法師對弟子的教導,「取」(Upādāna)指心因追求舒服感受、愛與渴望,在不滿足下產生執著與抓取,使慾望無限增長,並卡在物質或觀念上。佛陀揭示「取」有四種形式:感官慾望、邪見、儀式規矩的執著及我執。當慾望受阻,便會轉為嗔恨。這一切皆源於未經訓練的心,導致痛苦輪迴。佛陀總結:因愛生取。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9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2 阿毗達摩 10|慾望野馬與解脫之鑰
天崧法師在十二因緣的「愛」開示中指出,愛源於感受,當身心觸境後,自然生起喜歡與渴望。這份渴望分為三類:感官的慾望、對存在的執著,以及追求享受當下的否定未來。佛陀以飛蛾撲火比喻愛的危險,提醒我們,愛若未經訓練,會成為無明的推力,持續驅動輪迴。唯有透過心的訓練,減少不必要的接觸,才能讓心不再被慾望綁架,走向自在與解脫。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8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1 阿毗達摩 9|感受中的平常心
天崧法師在十二因緣「受」的開示中指出,感受來自六觸,必然生起苦樂或中等體驗。身體的愉悅與痛苦會牽動心理情緒,而心理之苦往往更深。修行並非否定感受,而是訓練心靈安住於平常心。守戒能減少不必要的接觸,避免煩惱擴大,走向自在清淨。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7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20 阿毗達摩 8|觸動心念 善惡就在一瞬間
天崧法師在十二因緣的「觸」的開示中,指出六根與外境接觸必然引生觸,進而帶來喜、怒、憂等心反應。心本質清淨,但因惡觸而受污染,唯有善觸能提升與淨化心靈,讓修行回歸智慧與自在。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0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9 阿毗達摩 7|六入開啟生命之窗
天崧法師在十二因緣的「六入」開示中,指出六入是生命與世界互動的六扇窗——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由名色而生,決定了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並與觸、受、愛、取等環節形成因果相續的鏈條。法師強調,六入是生命經驗的起點,與六識相應運作,讓我們辨識外境、覺察內心。認識六入的因果關係,有助於修行者洞察生命的延續與苦的根源。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8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8 阿毗達摩 6|名色互依無我相
天崧法師在《阿毗達摩經》十二因緣的「名色」開示中,闡述名(受、想、行、識)與色(身體)互依共存的重要性。透過解說三種識——結生心、有分心、命終心——揭示生命的延續與業力的承載。法師並詳述五蘊的運作,以及色法的四大元素與衍生十種功能,讓我們明白身心只是因緣和合的現象,並非真我。認識名色,有助於破除我執,走向智慧與解脫。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8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7 阿毗達摩 5|心識是輪迴的橋樑
天崧法師在《阿毗達摩經》十二因緣的「識」篇中,闡述心與識的關係及其在輪迴中的關鍵作用。心具知、記憶、思考等功能,與身體共同生滅,遍行三界,並有超越世俗的出世見心。法師特別解說結生心、有分心、命終心三者如河流般連貫,攜帶業力開啟新生命,延續輪迴。唯有認識並善護此心,才能在修行中漸次突破,邁向解脫之道。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0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6 阿毗達摩 4|念頭設計未來
天崧法師在《阿毗達摩經》十二因緣中,深入解說第二項「行」(Saṅkhāra)的關鍵作用,指出一切業力源於有意識的念頭。善念生善業,惡念生惡業,而無色界的深定雖超脫善惡,卻非究竟解脫。念頭如種子,會在因緣成熟時結成果報,設計我們的未來生命。因此,修行者必須謹慎觀照當下所想、所言、所行,減少無明與邪見,以智慧培養善念,為來生與解脫奠基。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0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5 阿毗達摩 3|無明驅動十二因緣
由釋天崧法師開示中,概述《阿毗達摩經》中「十二因緣」的心理與實修內涵,指出輪迴並非神秘力量,而是由「無明」所驅動的心理機制。法師以現代人的煩惱為例,提醒我們:若不能透視身心的假相,就會被欲望與執著牽引,生生不息。唯有從正見出發,啟動智慧,才能真正從根本處結束輪迴。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8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4 阿毗達摩 2|虛幻的身體與苦的來源
我們以為身體是真實的,卻不知它只是五蘊的暫時組合;我們以為苦來自外在,其實苦根源於「我執」。本集Podcast收錄天崧法師對《阿毗達摩經》的深入開示,帶領我們從身體虛幻性理解苦的本質,並透過十二因緣與五蘊的剖析,看清煩惱的生起過程。修行不是知識堆疊,而是破除無明、回到覺察的智慧之道。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8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3 阿毗達摩 1|解構心法的智慧之鏡
天崧法師從阿毗達摩的根本出發,深入解析「心」在業力與輪迴中的核心角色,揭示萬法唯心所現的深層真理。講座中詳述五蘊、心所、緣起與業報等關鍵概念,引導我們認識心的生滅運作與內在條件的互動機制。這不只是佛法理論的學習,更是通往解脫的實修地圖——讓我們學會在日常中觀照念頭、鬆解習氣、轉化煩惱,重返清淨本心。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9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2 業力輪迴|人生是自己決定的
業力與輪迴,是佛教修行者理解生命苦樂、因果循環的關鍵。天崧法師指出,人生由念頭、身口意所造之業推動,形成輪迴。善業帶來順利與福報,惡業則引來痛苦與困頓,一切非偶然,皆因緣而成。學習佛法、持守五戒,能避免造下不善新業。修行從認識因果、守護念頭開始,透過智慧與行持,改變未來之業,脫離無明與執著,走向平靜與自在的解脫之道。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9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EP11 茶中見法|細品人生無常味
茶中見法,是學習在日常裡體會佛法的智慧。一杯茶,映照出三法印、五蘊無我、十二因緣等佛教核心法義,也讓我們明白執著如何成為痛苦的根源。天崧法師透過禪修指導,提醒修行並非遠離生活,而是從每個呼吸、每次觀察中,看見無常、看見心的波動。學習不爭辯、不執著,讓心自然安住,這便是生活中的解脫之道。 三法印:無常 (Anicca)、苦 (Dukkha)、無我 (Anatta) 五蘊:色、受、想、行、識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8 minutes

樂道|學佛筆記
本節目依據釋天崧博士的佛法開示,由弟子筆記整理錄製,內容涵蓋佛法要義。透過現代語境詮釋經典,陪伴你解脫煩惱,走上自在修行的樂道人生。歡迎線上收聽,法音入心,日日增慧。 您的贊助支持,將全數運用於印度慈恩學校建校與協助孩子學習,讓印度低種姓的孩子們學習成長,用知識脫離貧窮。@台灣國際瑜伽暨阿育吠陀協會 Taiwan International Yoga & Ayurveda Association 贊助連結: https://tiyaaeduc.pse.is/7u8xq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