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d3/61/c8/d361c8d7-3a8e-967c-be94-87a2794c33c5/mza_4217076451783098687.jpg/600x600bb.jpg
伊知讀法華經
伊知
5 episodes
3 days ago
歡迎來到「伊知讀法華經」,依知會每週為大家朗讀妙法蓮華經的白話文文本。 * 每集約 8分鐘 * 每周二晚上8點 更新 佛法是人心之法, 當心神意亂時,不妨來聽聽! 療癒聽經聞,放鬆解心愁 希望大家會喜歡喔😊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lxmmu101yw01x7a55n3c3b/platforms
Show more...
Buddhism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伊知讀法華經 is the property of 伊知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歡迎來到「伊知讀法華經」,依知會每週為大家朗讀妙法蓮華經的白話文文本。 * 每集約 8分鐘 * 每周二晚上8點 更新 佛法是人心之法, 當心神意亂時,不妨來聽聽! 療癒聽經聞,放鬆解心愁 希望大家會喜歡喔😊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lxmmu101yw01x7a55n3c3b/platforms
Show more...
Buddhism
Religion & Spirituality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production/podcast_uploaded_nologo/38020984/38020984-1685984080508-67fb58a3ed836.jpg
伊知朗讀:法華經_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4)
伊知讀法華經
7 minutes 11 seconds
2 years ago
伊知朗讀:法華經_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4)
伊知朗讀:法華經_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4) --------------------------------------------- 【白話文文稿】佛陀 您 從持戒、禪定、智慧、解脫 而產生了解脫知見 經由各種修練 達到 心神平靜、無雜念的三昧(ㄇㄟˋ)狀態 同時也 獲得了能遊度時空的神足通、跨越屏障聽讀的天耳通、透視障礙的天眼通、能讀心的他心通、知曉宿命業立的宿命通以及具有斷除和脫離煩惱的漏盡通 您的慈悲之心 產生了十種智慧, 第一智,為知道是非之智慧, 二,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 智慧 三,知道如何心無雜念、段除煩惱的智慧 四,具有因材施教的智慧 武,賦予眾生學習辨別的智慧 六,能看清自己能力邊界的智慧 七,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果流轉的智慧 八,貫徹自己的使命並達到寂靜境界的智慧 九,不受任何障礙也能知曉一切的智慧 十,能斷除無盡煩惱的智慧 除此之外 佛陀在講述法門之時 展示了四種無畏,分別是, 1一切智無所畏: 流言蜚語 不畏懼 2漏盡無所畏: 斷除煩惱 不畏懼 3說障道無所畏 面對阻礙 不畏懼 4說盡苦道無所畏 無盡孤苦 不畏懼 --- 佛陀您彷如 是為了引領眾生善業因緣而出現於世間 您 顯現出一丈六尺的紫金光芒, 您 端莊的將四周照耀得無比透徹 白色的毫毛如月光、肩頸如日光 閃閃發光, 頭髮自然捲為上,髮色紺(ㄍㄢˋ)青,頭頂隆起 澄澈清靜的雙眼如明鏡,上下轉動。眉毛舒柔呈紺(ㄍㄢˋ)青色, 口頰端正,脣舌猶如丹菓(ㄍㄨㄛˇ)般紅潤,白齒四十顆遊如白雪 佛陀的面容開朗,額頭寬廣,鼻子修長。身如師子(獅子)般寬厚,手足柔軟並有具有輪行紋,腋下有合縵,內外隆滿 臂膀圓整 手長過膝,手指纖長,皮膚細滑 毛髮自然右旋 踝膝不現,陰部則內藏 如馬陰, 筋骨細小飽滿如鹿般 內外相映淨徹無垢,濁水不得汙染,也不積累塵埃 如上所述 佛陀身形具有三十二相,並隱藏著八十種美好之處。 雖然佛陀顯縣 身形之相,但他的法身 其實是為無相無色的, 我們所認知的身形之相,只不過人眼中所見的景象罷了。我們亦可將無法察覺的無身之相定義為有身之相 眾生身形之相的道理也是如此喔。 所以眾生們皆歡喜的禮拜,虔誠地表露最誠至的敬意。 眾生們明瞭,要學習變成佛陀般的身形之相,可藉由虔誠禮拜來消除自我的傲慢,這樣最終才能成為 佛陀般 如此莊嚴之軀。
伊知讀法華經
歡迎來到「伊知讀法華經」,依知會每週為大家朗讀妙法蓮華經的白話文文本。 * 每集約 8分鐘 * 每周二晚上8點 更新 佛法是人心之法, 當心神意亂時,不妨來聽聽! 療癒聽經聞,放鬆解心愁 希望大家會喜歡喔😊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lxmmu101yw01x7a55n3c3b/plat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