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己章第三十三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之之義。在內則為力。在外則為強。世間能有勝人之力者。譬如霸王有萬夫不當之勇。子胥有舉鼎千觔之力。此皆是血氣之力。勝之於人也。故曰勝人者有力。若以聖人比之。不足為有力矣。惟聖人先能自勝。以天地為一身。以萬物為一體。生死一源。道德一心。超年刼於瞬息。視古今如剎那。不壞不滅。豈但有力而已。其自勝之力。共有十力之用。一信力。二舍力。三戒力。四進力。五念力。六定力。七慧力。八智力。九道力。十德力。信力者。以信為主。當初心發現。崇信大道。不生疑貳退怯之意。道果終必圓明。聖位終必成就。一切至聖真仙。證無漏果者。未嘗不從初心信力。髮腳者也。是故超凡入聖。總是一個信力精進。始終成就。可知信力二字。即是修真之真種子。入道之大總要也。不有此種。難以成真。經中言自勝之力。即是此力。舍力者。捐舍布施之謂也。舍力修行。亦有三件。一曰大舍。二曰中舍。三曰小舍。大舍者。身心具舍。一切皆忘。如虛空一般。一切福業等事。俱不貪着。是名大舍。中舍者。行道布德。不貪吝財寶。是名中舍。小舍者。行着布施。修有為之功德。利人還求利己。是名小舍。然雖有三等。若是大根大器之人。人我兩忘。色空一致。何有三等之分。是以修行人。不可不以舍力自勝也。舍力既能自勝。道德日進。煩惱日輕。便是強之之義。戒力者。斷惡防非之謂也。修行之人。果能內戒於心。外戒於身。用此戒力。以自勝。即有司邏十部。戒神等眾。衛護戒子之身。出入動靜。一切善緣相隨。起居坐臥。一切惡業遠避。守戒日久。道可就矣。不但學道之人。當用戒力以自勝。自古仙聖。未有不修戒果而成道者。今玄門弟子。和進步者。或持三戒五戒。初真十戒。九真玅戒可也。果能戒力堅固。功滿千二百善。再修持身之戒。觀身之戒。一百八戒。三百大戒可也。如此漸次進修。道無不成。道無不就者也。是以戒力自勝者。諸天護善。諸魔敬護。此等之人。方可言強也。進力者。精進不退之謂也。精進之功。妙在專心致志。譬如登高自卑。行遠自近。腳根之下。必須步步着力。然有六行之義。又名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勤慎。五靜定。六智慧。果能智行此六行。道德日新。真常自得。方可謂之精進也。念力者。即是止念之謂也。大根大行之人。
黃秀萍分享南海古佛及濟公活佛教導心路歷程
白陽修士如何修行修道與悟道至明心見性
黃秀萍 Youtube按下〈訂閱〉即可每周聽到最新課程內容
黃秀萍的圖檔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eoL7taN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