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5c/53/0d/5c530d9c-ebf3-5cdf-d57c-a433033fd6b5/mza_2982080266757799160.jpg/600x600bb.jpg
砇言文
臺北市華砇國際數位實驗教育機構
12 episodes
7 months ago

砇言文是陪伴家長一起面對未來教育趨勢、陪伴家長一起成就孩子最好的自己的教育頻道。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世界,我們期許從孩子的早期教育著手,先人格教育後知識教育,培養孩子成為懂得學習如何學習、擁有高 EQ 與大格局、具有高創造力,並且懂得享受人生意義和目的的人。

我們將透過頻道分享跨領域的專業對談、論壇、講座、活動等,和父母一起探討如何在變動的未來下,陪伴孩子擁有適應未來的能力,並具備高視野、大格局,擁有領袖思維並藉一步步成就最好的自己,讓天賦發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Courses
Education,
Kids & Family,
Education for Kids
RSS
All content for 砇言文 is the property of 臺北市華砇國際數位實驗教育機構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砇言文是陪伴家長一起面對未來教育趨勢、陪伴家長一起成就孩子最好的自己的教育頻道。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世界,我們期許從孩子的早期教育著手,先人格教育後知識教育,培養孩子成為懂得學習如何學習、擁有高 EQ 與大格局、具有高創造力,並且懂得享受人生意義和目的的人。

我們將透過頻道分享跨領域的專業對談、論壇、講座、活動等,和父母一起探討如何在變動的未來下,陪伴孩子擁有適應未來的能力,並具備高視野、大格局,擁有領袖思維並藉一步步成就最好的自己,讓天賦發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Courses
Education,
Kids & Family,
Education for Kids
Episodes (12/12)
砇言文
接軌真實世界、擁有跨域整合的能力 華砇實驗教育機構中學部課程設計

明日的世界無法預測,當孩子如箭,父母如弓,而這支箭終有一天要飛射、迎向世界時,家長該如何有智慧地啟發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內在堅韌。在實驗教育體制的適性教育中,又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孩子預見生涯、看見真實的自己?

從中學階段開始,孩子除了樂在學習,更要擁有與未來世界接軌的能力。這一集Podcast,特邀二代大學校長—萬以寧校長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他對未來社會的觀察,以及在 AI 全方位革新人類生活的世代,孩子要如何能夠擁有跨界、跨域能力,並成為能夠追求幸福、享受人生真義的人。

華砇實驗教育機構中學部主任徐美珍,也將在與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馬紹慧執行長的對談中,解析生涯輔導與生涯規劃的差異。從華砇中學部的課程規劃出發,家長將一瞥在教學現場實踐中,教育者該如何務實地帶領孩子看到:我喜歡、我想要、我可以、我願意所交集的面向,進而成為一位生涯探索的主動者與創造者。


說砇解字
00: 41 我們如何在中學、高中大學階段,培育孩子未來接軌社會、面對世界的能力?

6:45 透過教學的設計與規劃,孩子能夠真實地看見自己、樂於改變,並且能夠快速學習、擁有施展才華的空間與機會。

11:10 華砇實驗教育機構的中學課程如何設計,規劃涵蓋品格、人文素養、英文、數學、程式語言、實作探索等統合課程。在小班小校中,幫助孩子成為真實而有愛的人。

19:24 培養未來十力對孩子的重要性,讓孩子成為一位主動者,活出自己如其所是的樣子。

20:30 升學輔導和生涯輔導的差異,生涯比學涯更加廣闊。

25:15 跨界統合思維人才怎麼養成?一個人的修養、品格、見識、學習的速度,可能是踏入職場決定成敗的關鍵。

#實驗教育 #中學課程 #華砇中小學 #國中小 #生涯探索 #生涯規劃 #跨域整合能力 #華砇實驗教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6 minutes

砇言文
為國高中孩子人生灑下好籽 帶給孩子一生最棒的禮物! 專訪二代大學校長—萬以寧校長

走入國高中階段的孩子,就如小苗抽芽後,準備向上成長茁壯般,既要站穩腳跟,也為開枝散葉做預備。自學齡前、國小的快樂學習階段畢業後,國高中階段的孩子們開始需要與企業、社會密切接軌,不管未來將是創業家、是企業接班人,都要長出屬於自己的羽翼,強壯根系與挺立自我,好在這一條人生道路上奠定更有自信,能夠面對風雨、挫折以及瞬息萬變的世界。

這一集砇言文專題,特別邀請二代大學校長—萬以寧校長,同時也是前宏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中國生產力中心前總經理,分享他在早期台灣還沒有實驗教育可選擇時,僅有公私立學校可進入的求學成長過程。並提出,身為父母親,該如何在孩子的生命中種下好籽,以期在將來的某一天發生關鍵性的改變與契機。

一名孩子如何能夠擁有幸福的人生?幸福不在乎地位、身分,當一個人能夠有自信、感受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就有能力長出內在的力量,面對許多負面挑戰與壓力。父母親能夠帶給孩子的品格身教、適時灑種,就是孩子們人生最棒的禮物。

說砇解字
2:21 二代大學校長—萬以寧校長的求學背景與經歷。

6:45 一個人要如何才能擁有幸福感,過得自信、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父母可以帶給孩子最棒的禮物是什麼?

12:03 當一個人在既有的框架和體制裡,被一套標準給定義,感受到整個環境與自己為敵時,身為父母與老師,可以怎麼幫助他們長出內在的力量,面對真實的自己。

14:36 為什父母親要在孩子的生活中埋下種子,這些種籽在關鍵時,將如何帶給孩子重要的轉變與啟發。

20:24 教育子女是農業工程,不是工業成品。小孩本身有生命、有靈魂、有自覺、有思考。身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生長環境中澆水、給予陽光,啟動發芽的力量,讓孩子有能力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27 minutes

砇言文
宇宙學家:從國際領先教育—芬蘭的適性教育 看台灣教育【砇言文 EP. 10】

宇宙學家從國際領先教育—芬蘭的適性教育 看台灣教育

自學不斷、長期以開放科普的態度,帶領台灣孩子打開生活科學與天文觀念的宇宙學家—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所教授吳俊輝,從被科技部外派到海外的經驗,分享他看到的國際教育宏觀視野,以及芬蘭落實適性教育的特色。

當許多台灣家長還在思索孩子們的未來、學習教育環境時,鮮少人知道,其實台灣的教育在國際上無論是基礎數學、科學學科都已是名列前茅。當許多國家還在採用一貫式的教學課綱、升學制度時,台灣則早在《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下,讓家長擁有對孩子教育更多元的選擇權。

芬蘭以適性教育、適才適性的客製化教材,來增強學生與生俱來的天賦特長。而台灣,則在基礎學科的扎實打底下,奠定出國際上有目共睹的佳績。對於未來,回到家庭教育深植培養親子關係、親師關係,落實幼兒早期發展的關鍵人格教育,將是家長、老師們需共同努力的目標。

對於沉浸在AI、網際網路科技的世代,華砇國際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石博士領先提出:先品格教育,後知識教育的觀點,主張優秀的能力與才華,更需與正直良善、富同理心的品格結合,未來才能用一己之天賦在世界上發光、發熱,並且懂得享受人生真義。

說砇解字
00:59 吳俊輝教授是宇宙學家,但他不只在自己的學術領域中耕耘,更曾擔任科技部的駐英代表,藉此有機會看到國際上各國不同的教育樣貌。

5:25 芬蘭的教育之所以一夕成名,起因於2000年芬蘭在第一屆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中,拿下全球第一。

6:25 台灣教育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因為台灣也曾在 PISA 第一屆拿到數學全球第一。

8:47 芬蘭的教育改革為何成功?他們以學生的適性發展為主,並施行教師菁英化,將課綱下放給地方,讓不同區域、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特質的孩子都能適才、適性發展。

14:44 芬蘭教育的實施重點,將課綱、課程內容權責下放給地方的校長、老師。因為相信校長、老師們都已具有足夠的專業,決定適合當地學生的教材。同時,在網路世代中,老師的角色也已發生轉變,不再是給予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孩子們問對問題、找到答案,成為孩子身旁重要的觀察者與與協助者。

17:55 華砇實驗教育機構如何實踐適才、適性?讓孩子以體驗、探索為主,同時以高師生比規劃,尊重孩子的天賦特長,協助孩子適性發展。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22 minutes

砇言文
對他人、對世界的需要有感 冒險教育家看台灣未來領袖培育【砇言文 EP. 9】

對他人、對世界的需要有感 冒險教育家看台灣未來領袖培育

當新加坡已在訓練青少年,培養未來的國家領袖時,台灣的教育除了讓孩子考上好大學、擁有高學歷之外,還能帶領孩子走向何方?

對於未來教育,這世代孩子不可或缺的能力包括獨立思考力、決策判斷力、國際行動與移動的能力,還有內在心理素質的培養。這些,都影響著孩子未來能否活得踏實、活得認真、活得穩定與自在。

冒險教育教育專家謝智謀教授認為,台灣現今青少年、兒童領袖的培訓,需要引導孩子更多看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對身邊周遭的人事物有感覺,對環境、對他人的需要能夠付諸行動。

當代父母親除了帶領孩子尋找自我的興趣所在外,建議多用引導而非說教的方式與孩子對話,並賦權給孩子承擔責任,藉此啟動他們思考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後現代的孩子批判力強,更需深刻地扎根良好的品格與人文素養,啟動社會觀察力、國際思維,能夠看見他人、社會與世界的需要,這也將是新一代領袖需要鍛鍊的特質。

特質與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這一集砇言文,特邀謝智謀教授從國際領袖教育的觀察,反思台灣當代教育的實踐。


📍本集說砇解字📍

00:27 冒險教育專家謝智謀教授退休後規劃的人生第二志業。

02:14 謝智謀教授對於新加坡、台灣當前教育的觀察。關於未來教育,孩子要準備哪些能力以因應未來變化?

06:50 除了認知教育的學習外,教育還能如何幫助學生?培養出有情緒、有感覺,有熱情、懂得幫助人的領袖,是台灣目前教育所缺乏的。

10:17 身為父母,該如何帶給孩子更多元的體驗、更多樣性的探索?

17:19 老師該如何看待學生的專長,看見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老師該如何幫助學生建構快樂學習的能力?

25:03 看到他人、世界與環境的需要,是當今許多孩都子缺乏的能力。教育很重要的一環,是啟動一個孩子內在最憐憫、最同理的那部分,讓他們可以看見世界、看見他人,跟最需要的人走在一起。

30:20 什麼是國際教育?如何教導孩子用不同的觀點、視野來看世界,培養孩子成為真正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5 minutes

砇言文
TEDxTaipei 策展人:下一個世代看不見的實力—內心平靜的能力 【砇言文 EP. 8】

如何讓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盡情發揮?如何培養孩子在網路紛雜的時代下,擁有判斷力、責任心?傳統的教養觀念讓大人們,以為認真工作、獲得金錢與權勢後才能得到快樂,但其實華砇實驗教育機構更主張,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並在發揮所長的過程中,享受人生的真義。

工業4.0時代快速變化下的孩子,浸泡在網際網路百花齊放的資訊中,當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媒體時,如何教會孩子,有能力為自己做選擇,同時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是教育重要的命題。TEDxTaipei故事訓練師指出,在龐大紛亂的訊息海中,新一代的孩子除了培養競爭力外,還有一個看不到的實力,那就是—內心平靜的實力。

內在能夠平靜的心理素質,包括堅強、勇敢、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正念與覺察、耐力與恆心...等等。這一集砇言文Podcast #8接續上集,更深刻地談論新世代的孩子需要具備的實力,同時,透過TEDxTaipei故事訓練師夫妻、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分享自身教養孩子的經驗,提供家長一份不同的視野與觀點,反思自己想帶給孩子怎麼樣的教育環境。

說砇解字
00:08 人類在怎樣的情況下,可以讓想像力、創造力有空間自由揮灑?

05:20 有位英國女孩因連續接觸2000多則關於自殺的訊息,最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未來的世代暴露在眾多的訊息海中,要如何擁有判斷力、選擇力?

06:16 下一個世代非常重要、需要培養的實力是什麼?

09:09 為孩子選擇體制外實驗教育的經驗談,當初為什麼選擇華砇實驗教育機構?

12:22 學而時習之,學習這件事情,如果只有不斷學習而沒有消化,沒有內化成能力,那反而成為另一種焦慮。唯有讓「習」成為真實力,才能讓孩子一輩子帶著走。

14:57 華砇的移地學習如何鍛鍊出孩子勇敢的特質?

18:17 為什麼師生比例低,華砇的老師們卻更加忙碌?

21:24 完美的教育並不存在,只有不斷願意學習進步的教育機構和老師。就如人生,也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對與錯其實都是舊有工業時代的思維。

22:50 什麼是潛能開發?潛能開發不是幫助弱勢、貧困的人獲得成功,而是當你看著這個人的時候,你知道他的生命會沒事的。深入偏鄉幫助孩子的志工,重要的不是成為幫助者、教導者,而是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讓孩子看著這些生命典範,相信自己也可以。

27:35 TEDxTaipei故事訓練師當初為什麼讓孩子選擇華砇?有熱情、不斷學習與進修的老師,以及執行長溫柔堅定、有愛的以身作則。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0 minutes

砇言文
TEDxTaipei 策展人從未來社會的趨勢觀察,分享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選擇 【砇言文 EP. 7】

邱孟漢(Dio)與楊于葶(Prem)身為TEDxTaipei 的演講者的訓練師,啟動無數場精彩、撼動人心的演講。他們為一個個講者雕琢出人生最精華、最值得「用生命感動生命」的18分鐘。

對於教養,他們也同樣用這般態度來發掘孩子最閃閃發亮的樣子。教育,就如同農業工程,不同於工業工程那般需將每個人都打造成均質、符合標準的樣子。有好土的滋養,讓小苗能在陽光、空氣、好水的環境中成長茁壯,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何替孩子選擇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順著其天生的特質發展?體制內、體制外教育又有什麼不同?是不是每位孩子都適合體制外教育?
這一集,長年在TEDxTaipei 工作,與各行各業講師們互動的他們,將分享如何走一條陪伴孩子探索未來之路,身為父母,又該如何放手、給予空間,陪伴孩子找到天賦熱情。

觀察到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正在快速變化後,他們也發現,教養最大的挑戰也許不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也要能夠突破自身經驗的侷限,給予孩子更寬、更廣的可能,並打開心胸,給予孩子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說砇解字

00:57 來賓介紹。兩位分享者現任 TED Taipei 講者的故事訓練師,在各行各業講者的身上,他們看到關於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

4:22 如何陪伴孩子找到他的天賦熱情?如何找到孩子最適合的教育環境?為什麼他們選擇讓孩子進入體制外的實驗教育機構就讀?

7:12 孩子在體制外機構學習,和體制內最大的差異在哪裡?是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實驗教育機構?

10:57 父母其實都是會犯錯、會失敗的,因為父母們也都是第一次學習如何當爸媽。選擇體制外學習的孩子,父母能不能接受孩子挫折、失誤?父母是不是願意讓孩子透過這些過程,讓身心更健全地成長。

14:49 小孩的幼稚園環境沒有學習ㄅㄆㄇ、ABC,都在大自然裡玩耍,上小學會不會跟不上?其實,只要學習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充滿樂趣,能夠樂在學習,那麼,有耐心地讓孩子跟著自然的狀態走,一定會看見成長。

18:02 在英國的聽證會上,台灣外派的人員曾與英國官員們分享台灣的教改成功之處。在歐美國家眼中,台灣是教育的領先國,也曾經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競賽中拔得頭籌。

21:59 未來,孩子將面對AI的競爭、區塊鏈的應用,在網路世界中每個人將擁有更多虛擬互動。在網路生態的改變下,孩子將面對怎樣的大環境?究竟該具備哪些能力或技能才能因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0 minutes

砇言文
讓孩子自在揮灑創意想法的空間_訪華砇實驗學園校區設計師【砇言文 EP. 6】

一間實驗學習園地的設計,該如何做到既留白、讓學生有發揮創意的空間,同時又具備多元的教學機能?一個帶有生活感、又適合學習知識所需的場域,該如何既低調,又同時能承載一間學園共同的記憶與風格識別?與設計師的相遇,從溝通、設計、取捨、規劃到落實理念,這一哩路該如何完成?

這集,砇言文Podcast特別邀請邀華砇實驗教育學園的設計師,分享信義華砇如何在破框思維的設計理念下,讓一個空間成為有機體,不但有彈性、有連續感、有美感,同時又能展現出一個學習場域的風格與文化。期待這集能帶給更多家長、學習園地設計者另類思考的啟發。

說砇解字

1:42 設計師身為母親,從觀察小孩的學習、成長來規畫空間。要讓學習知識與學習生活一起發生在同一個有機體,空間的低調很重要。

4:50 如何讓學生很自然地融入一個環境?如何留白給孩子、老師,讓創意不斷發生?

6:52 閱讀是華砇很重視的一件事,每一層樓都規劃有閱讀角,以及不同年級都有創意角。運用淺色系木頭材質,輔佐學生的有機發展,在空間中創造機能性與可變動性。

9:02 肢體的發展對 6~12歲的孩子自我、自主能力與學習能力有幫助,因此,華砇的廊道設計希望讓小朋友走動、玩耍都不受限於空間,同時也不會干擾到行走的人。

10:21 在設計華砇實驗學園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一個空間如何讓學習有連續性、延續感?

15:14 新、舊空間如何革新、融合,同時不過度設計?很多東西在新的體制下,舊的東西會被拿掉,但若適度地維持舊的殼體,反而能促進文化底蘊的融合,並兼具實用的維護功能。

20:20 圖書館的閱讀空間設計理念。如何讓不同年齡層都可以使用,挑戰傳統對閱讀的刻板印象?

28:10 實驗廚房如何打造成親子廚房的樣子?從農場到餐桌,從學園的廚房到家中的廚房,產生知識的串聯。

32:19 音樂教室的設計理念。組織木盒讓小孩子可以拍打,同時又能收納大小樂器、產生不同音階。

33:09 一個空間識別系統的重要性,在國際化學校中,圖像比語言更重要。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8 minutes

砇言文
華砇教育 馬紹慧 X信義華砇 蕭福生X關渡華砇 張明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成為跨域統合、懂得學習如何學習的人!【砇言文 EP. 5】

#華砇教育 #未來教育 #探索教育 #砇言文 #實驗教育 #國中小 #統合心智 #多元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華砇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石滋宜博士曾說,學習一定要有樂趣,有樂趣的學習才是無上享受。如何在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就拓寬他們的習慣領域,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成為永遠用三歲的眼睛看世界的人,是件重要的事。一位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好奇心的人,也將會是一位生命豐厚、對未來變化充滿彈性、勇於改變且能夠跨域學習的人。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集砇言文特別邀請信義華砇蕭福生校長、關渡華砇張明明校長,一同來談談興趣對於自主學習的啟發,以及培養多元興趣對於生命有哪些影響。而身為家長,對於孩子廣泛的興趣探索,又該抱持怎樣的態度,以及如何支持陪伴。

期待這一集Podcast可以帶給大家一些啟發。


📍本集說砇解字📍

1:29 英國的經濟學家貝弗里奇說過,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許多科學家的獨創精神來自於博學,如何讓小孩從小培養廣泛的興趣、成為跨域統合思維人才?

3:05 信義華砇校長蕭福生將校長室打造成「阿福校長幸福咖啡」。究竟,阿福校長的品咖啡、煮咖啡之路原始得初衷為何?跨足不同領域時又會面對哪些挑戰?如何讓興趣結合既有職業?

6:30 世界咖啡館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以咖啡交友、用咖啡凝聚創意,並在非正式的場合、群體中,彼此更開放地貢獻集體智慧。興趣如何成為新的媒介,結合職涯生活,讓工作、人生更多采多姿?

7:34 關渡華砇張明明校長能靜能動、興趣廣泛,喜歡書法、攝影、爬山、旅行、羽球、與手作。到底興趣應該挖深鑽研、下足苦功,還是該廣泛涉獵?

11:14 多元的興趣對人生有什麼好處?在職場生涯中,如何透過廣泛的興趣為自己增加生命厚度、思辨能力,並讓人生有趣、為學習帶來無盡樂趣。

14:20 在《統合心智:解構多元智能大師,重現心智對話》書中提及,讓年紀小的孩子越早開始多元接觸各種領域、探索並發展不同的智能,是培養孩子成為跨域統合人才的重要關鍵。

15:56 從興趣到多元自主學習,華砇實驗教育機構在課程上如何規劃?如何讓孩子依自身的興趣選擇、發展?

17:53 家長對於小孩的廣泛興趣可以抱持什麼態度?孩子的興趣一定要以贏得冠軍為目標 嗎?關渡華砇孩子課程上的對話思辨、創意思維、品德教育案例。

23:29 家長該為孩子的興趣設定目標嗎?如何製造機會讓孩子有成就感、持續進步?為什麼從小就讓孩子培養多元興趣這麼重要?

28:25 華砇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石博士鼓勵家長,多看到孩子的優勢,讓孩子在強項中發輝、建立自信與成就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years ago
35 minutes

砇言文
如何讓教養成為一件快樂、享受的事!台灣鷹爸: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 【 砇言文 EP. 4 】

如何讓教養成為一件快樂、享受的事!台灣鷹爸: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
【 砇言文 EP. 4 】

教養,如同種植一株植物,看著鬱金香從發芽、成長、綻放到凋零,我們這當中所付出的時間,彰顯出愛的本質。在時間推移中,我們經歷陪伴孩子的愛的過程,那些成長階段種種出糗、失敗、搞笑、搗蛋,都是愛的展現,教養是享受愛的過程,沒有教養不需要時間,因為「時間就是愛」。

鷹爸的孩子一句:「爸!被你相信,我有無限的可能」,打中許多家長們的心。如何相信孩子並放手讓他們自由飛翔,如鷹展翅上騰,別再把老鷹當成雞養,把龍當成蟲養,讓孩子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這一集,特別邀影台灣鷹爸—徐柏岳分享,如何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
曾經擔任飛行員的他,因健康因素而被迫中斷飛行生涯,就讀神學院畢業後,舉家搬遷往以色列,在第一線接觸、見證到了猶太人的教養智慧。

在他個人教養經驗中,經歷過親子關係的修補與恢復。最後,兩個兒子主動為自己立定未來目標,用三年的時間自我精進學業與體能,順利進入全球最菁英的維吉尼亞軍校與西點軍校就讀。


砇言文 說砇解字
6:08 成長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怎麼辦?愛自已、愛孩子,就是愛的最大公約數。只要有時間,都還有機會改變。

1:27 猶太教育裡的金流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看見金錢流動中所創造出的價值,及早培養孩子對金錢有概念。因為如何花錢,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品行。

11:17 一起教孩子如何為生命負責、受訓練、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課業、家裡的家事,通通都是負責任的範疇。

16:03 對兒女沒有期待,才是對孩子最大的祝福,因為他有無限可能。孩子的未來可能不會在我們的期待中完成,對孩子沒有期待同時,也是對孩子最嚴厲的期待,因為他要自己對自己負責。

20:43 鷹爸的孩子選擇美國西點軍校時,經歷到人生的挫敗,他如何面對挫折,並相信自己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有能力找到最快樂的方法。

25:12 最美的身教跟言教,是帶著孩子跟上天認錯。教養中的忍耐,是保持起初對孩子愛的那份新鮮感。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9 minutes

砇言文
成為帶著孩子像老鷹般飛翔的父母!台灣鷹爸與華砇的快樂教養法對談

成為帶著孩子像老鷹般飛翔的父母!台灣鷹爸與華砇的快樂教養法對談

華砇國際以品格教育奠基孩子一生的基礎,台灣鷹爸徐柏岳則結合猶太文化與華人教育的優點,提出快樂教養法。這正是華砇創辦人石博士所提出:教育的目的之一,為要讓孩子能夠享受人生的真義!

本次對談,華砇特邀台灣鷹爸與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執行長馬紹慧分享,教養如何成為家長的祝福與禮物,讓家長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當一位快樂生活的父母。同時,家長與孩子間的關係就像麻吉、最好的夥伴,彼此可以毫無保留、無話不談。

能夠時時說真話的孩子,培養出正直、不隱藏的性格。
能夠對自己負責的孩子,培養出高 EQ、高挫折容忍力的能耐。
能夠犯錯並找出解決問題方法的孩子,培養出自信、能夠追逐自己幸福的能力。

期許我們的孩子都能在愛中成長,並讓教養成為一段有方法、有驚喜、能夠享受其中的歷程。期許我們一起讓孩子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的天賦熱情負責,勇敢成為一隻能夠展翅翱翔國際的老鷹!

Podcast 說砇解字
1:46
鷹爸如何結合猶太文化與華人教育的優點,實踐快樂教養法?

3:17
爸媽要如何先成為榜樣、成為一個自信快樂的人?

6:28
教養如何成為爸媽的祝福和禮物?父母與孩子間有良好的關係,彼此成就幸福,沒有怨懟與傷害。

09:29
爸媽要如何放手、引導孩子成為能夠對自己負責的人?

14:49
孩子叛逆期該怎麼處理?孩子3C成癮怎麼辦?

16:25
當孩子犯錯時,鷹爸建議爸媽可以做的三步驟,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的能力。

25:03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跟溺愛怎麼區分?如何讓孩子在自己的天賦熱情中發揮,同時又能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下集待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9 minutes

砇言文
探索教育把全世界當教室 讓孩子走一條實踐體驗之路

探索體驗教育如何打破學校的疆界,讓學生以全世界為教室,看見更寬更廣的世界。探索教育之師謝智謀教授說,金魚缸裡養不出大鯨魚!實驗教育如何走一條實踐體驗之路,引發孩子們思考、經驗,進而形塑出高EQ、大格局,甚至集體智慧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關鍵。

就像台灣自動化之父、華砇教育的創辦人石滋宜博士所說,教育的目的要讓孩子因學習而快樂,因認識自我的本質和價值,能夠讓天賦發光,進而實現人生的真義。

本集Podcast特邀探索教育之師謝智謀教授分享,探索教育為何重要,探索教育如何讓孩子擁有那些一輩子帶著走的能力,以及實驗教育如何走一條實踐體驗之路。

📍本集說砇解字📍

00:57 戶外體驗會讓人看到前所未見的視野。一個魚缸裡養不出大鯨魚,創意與夢想如何打破教室的疆界,不把教室當全世界,而是把全世界當教室。

3:10 到底什麼是探索教育?為什麼探索體驗對現在的孩子來說特別重要?讓孩子透過實驗看見自己是誰,從實踐中反思、引導、對話,進而找到自我真實的定位和價值。

8:03 《登峰:一堂改變生命、探索世界的行動領導課》書中重點不是攻頂,而是在登頂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內心。如何讓孩子因著被賦權成全自己美麗的天空。

12:05 冒險是否等於危險?如果走出戶外、實踐是對孩子有意義的,那麼不僅課程的設計要讓孩子有挑戰、有收穫,課程設計者的風險管理能力更需要掌握。

16:16 教師的設計課程可以怎麼如何引導學生思維?以打包為例。知識的內容3~5年就會更新,舊的內容會被淘汰,但思維一旦學起來後,一輩子可以活用在各種領域。

20:16 現今許多教師成為教師的過程中,學習教學法的方式、經驗都可以更豐富、更多元,透過生活觀察,連結自身、與之互動。實驗教育是一個重拾初心很好的過程。

24:35 賦權給學生當領隊,學習判斷與自主規劃、允許犯錯。透過情境式、組織學習、團隊合作,學習發展共同集體智慧co-wisdom 的能力。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9 minutes

砇言文
華砇教育 馬紹慧 X Minerva University Kenn Ross:許多人以為未來教育發生於將來,但其實孩子的未來不在未來,而在今天!【砇言文 EP. 1】

#華砇教育 #未來教育 #國際移動力 #砇言文 #實驗教育 #國中小
孩子的未來不在未來,而在今天!
錄取率比常春藤名校更低的#Minerva University亞洲區總裁Kenn Ross談未來教育趨勢

Kenn Ross表示,許多人以為未來教育發生於將來,但其實面對未來所需的轉換力與適應力、因應充滿變動世界所需的技能,現在就已在發生。
值得慶幸的是,相較於許多亞洲國家,台灣於2014年通過「實驗教育三法」,讓家長有了更多體制外開放教育的選擇權。近年來體制外的實驗機構、團體更是在蓬勃發展、日益增多,這樣的教育改革思維已領先亞洲許多國家。
然而,放眼望全球,台灣家長相較於歐美地區,仍然對實驗教育、未來教育充滿許多不確定感。
為此,邀請Kenn Ross分享未來教育趨勢的見解。Minerva創造未來大學的模樣,華砇探索未來小學的模樣。Minerva教的是目前大學最弱的思考能力,而在小學階段華砇最想保留的是孩子的創造力,他們共同認為孩子的思考力必須即早培養。邀您一同鼓勵孩子天賦發光,成就最好的自己!

📍本集說砇解字📍
0:31 什麼是未來教育?未來教育等於國際教育嗎?
3:04 到底培養孩子哪些能力是現在社會最重要、最需要的?
8:53 台灣103年推出實驗教育三法,這在亞洲國家實屬難能可貴。身為家長,選擇實驗教育時可以多留意哪些事?
12:22 華砇是實驗教育,同時也是實踐教育,如何走這條循證的實踐之路?
19:32 學校該如何以學生為中心來思考?如何讓孩子因為學習而快樂?
22:35 孩子國小讀實驗教育後的銜接、未來,可以如何規劃?
26:28 大學教育正不斷變化,國際上許多大學已不再只接受學測成績,以後機會會越來越多。

目前華砇國際數位實驗教育機構有兩個校區:
更多認識我們,歡迎上官網👉https://www.hwgi.org/

信義校區
臺北市華砇國際數位實驗教育機構
臉書粉專👉https://reurl.cc/yr7yDE
886-2-8786-5872

關渡校區
臺北市關渡華砇實驗教育機構
臉書粉專👉https://reurl.cc/GxAk5W
886-2-2894-8098

如欲報名入學、講座相關合作等,歡迎與我們聯繫。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39sad6l01sa01wobfrs8n66/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years ago
29 minutes

砇言文

砇言文是陪伴家長一起面對未來教育趨勢、陪伴家長一起成就孩子最好的自己的教育頻道。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世界,我們期許從孩子的早期教育著手,先人格教育後知識教育,培養孩子成為懂得學習如何學習、擁有高 EQ 與大格局、具有高創造力,並且懂得享受人生意義和目的的人。

我們將透過頻道分享跨領域的專業對談、論壇、講座、活動等,和父母一起探討如何在變動的未來下,陪伴孩子擁有適應未來的能力,並具備高視野、大格局,擁有領袖思維並藉一步步成就最好的自己,讓天賦發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