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69/ec/83/69ec8397-0e57-8ca2-0ddc-17003e42f8e9/mza_9715758449553996867.jpeg/600x600bb.jpg
心裡有軌
法鼓山
849 episodes
1 day ago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心裡有軌 is the property of 法鼓山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Episodes (20/849)
心裡有軌
【禪,不纏|EP224】禪宗故事/雲門文偃.東山水上行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天皇道悟—龍潭崇信—德山宣鑒—雪峰義存—雲門文偃 上一集,在節目中分享了雲門文偃禪師開悟的故事,以及他在教導學生時,是如何用簡潔有力的回應,帶給學生如棒喝式的教育。 這一集,要繼續來和大家分享雲門文偃禪師的震撼教育,看看禪師如何在與弟子的對話中,以十分精簡的答案,給予無限思考範圍,也讓後世的我們,運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提昇自我……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呂宗穎(飾雲門文偃)、黃興育(飾某甲)、DORE(飾某乙)、王軍智(飾某乙)、李長壽(飾某丁) ※ 節目內容: ● 雲門文偃禪師一開始的開示「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是何用意?弟子問說「學人見山是山.水是水時如何」?禪師的回「三門為甚麼騎佛殿。從這裏過」又是什麼意思? ● 弟子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雲門文偃禪師回答「東山水上行」,這句話有什麼特別的涵意嗎? ● 弟子問「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雲門文偃禪師回答「須彌山」又是什麼意思?是否答非所問? ● 弟子問「如何是透法身句」?雲門文偃禪師回答「北斗裏藏身」是什麼意思?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十五 上堂。諸和尚子莫妄想。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良久曰。與我拈案山來。僧便問。學人見山是山.水是水時如何。師曰。三門為甚麼騎佛殿。從這裏過。曰。恁麼則不妄想去也。師曰。還我話頭來。 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曰。東山水上行。 問。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師曰。須彌山。 ※ 語錄出處:《景德傳燈錄》卷十九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北斗裏藏身。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day ago
31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3】台語版/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多花點時間陪伴他,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
回想一下,當你在和孩子談話時,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和他/她對話?你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和想要嗎?你信任孩子嗎?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以一個弟子的故事,來和大家分享。法師認為,身為父母如果不信任孩子,孩子一定會覺得很不舒服,很不愉快。尤其父母愈懷疑、愈監視,孩子往往愈會出問題。做父母的應該不要懷疑孩子,而是多關心孩子,多花點時間陪伴他,如此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 聲音/陳品文 ※《聖嚴法師自在語》聽嘸台語也沒關係!歡迎同步收聽國語版 https://sndn.link/DDM/exsLGF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台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M132555393739788126#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days ago
3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3】國語版/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多花點時間陪伴他,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
回想一下,當你在和孩子談話時,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和他/她對話?你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和想要嗎?你信任孩子嗎?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以一個弟子的故事,來和大家分享。法師認為,身為父母如果不信任孩子,孩子一定會覺得很不舒服,很不愉快。尤其父母愈懷疑、愈監視,孩子往往愈會出問題。做父母的應該不要懷疑孩子,而是多關心孩子,多花點時間陪伴他,如此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 聲音/高郁華 ※《聖嚴法師自在語》講台語嘛吔通哦!歡迎同步收聽台語版 https://sndn.link/DDM/DjL9nN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國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L221596378719598745#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days ago
2 minutes

心裡有軌
【禪,不纏|EP223】禪宗故事/雲門文偃.秦時𨍏轢鑽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天皇道悟—龍潭崇信—德山宣鑒—雪峰義存—雲門文偃 上一集,在節目中介紹了雲門文偃禪師的生平和雲門宗的禪風。講到了,雲門文偃禪師為了更求精進,三次拜訪睦州道明禪師,三次都拒於門下,最後因睦州禪師的一句「秦時𨍏轢鑽」而開悟了。 我們也分享了雲門宗的宗風,有所謂的「一字關」,意思就是用很簡潔、明快的方式來教化學人。這一集節目,就來看看雲門文偃禪師究竟是如何用這簡短的方式來回答弟子的提問……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呂宗穎(飾睦州道明)、林慶彰(飾雲門文偃)、DORE(飾某甲)、陳清源(飾某乙)、李長壽(飾某丙) ※ 節目內容: ● 睦州道明禪師為何要拒雲門文偃於門外? ● 睦州道明禪師的一句「秦時𨍏轢鑽」是什麼意思?為何雲門文偃會因此而開悟? ● 雲門文偃禪師為何要罵引述灌溪禪師開示的學生「逐隊喫飯漢」? ● 學生問「生死到來」該怎麼辦?雲門文偃禪師卻說「還我生死來」是何用意? ● 當學生問「如何是佛」?為何雲門文偃禪師要說佛是「乾屎橛」? ※ 語錄出處:《五燈會元》卷十五 往參睦州。州纔見來。便閉却門。師乃扣門。州曰。誰。師曰。某甲。州曰。作甚麼。師曰。己事未明。乞師指示。州開門一見便閉却。師如是連三日扣門。至第三日。州開門。師乃拶入。州便擒住曰。道。道。師擬議。州便推出曰。秦時𨍏轢鑽。遂掩門。損師一足。師從此悟入。 僧舉灌溪上堂。曰。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淨躶躶。赤灑灑。沒可把。師曰。舉即易。出也大難。曰。上座不肯和尚與麼道那。師曰。你適來與麼舉那。曰。是。師曰。你驢年夢見灌溪。曰。某甲話在。師曰。我問你。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你道大梵天王與帝釋天商量甚麼事。曰。豈干他事。師喝曰。逐隊喫飯漢。 問。生死到來。如何排遣。師展手曰。還我生死來。 ※ 語錄出處:《教外別傳》卷十二 問如何是佛。師曰乾屎橛(萬峯蔚云。雲門大師。不妨奇持。看他突然一句子。疑殺天下衲僧。若道不疑。乾屎橛汝作麼生會)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6 minutes

心裡有軌
【光in的故事│EP067】點亮心燈,讓慈悲和智慧的微光,燈燈相傳、光光互攝(下)
-專訪人物 :吳茂青/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專研醫師 -主 持 人 :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推廣教育中心主任 吳茂青醫師以三十餘年血液腫瘤臨床經驗, 實踐「全人照護」與「早期安寧療護」的理念。 留學劍橋的孤獨與創傷, 使他體悟醫療不僅是技術, 更需身心靈的整合。 返台後師承黃達夫教授, 他將佛法與禪修融入臨床, 學習放下自我、 以同感共情面對苦痛, 讓病人能「笑著走」。 在和信醫院,他推動制度與早期安寧介入, 讓醫療重回人本初衷。 他說:「醫師的使命是生命,而非職業。」 以每日的打坐、念佛與歸零, 他將醫療視為修行之路。 對他而言,安寧不僅屬於臨終, 而是每個人學會「讓心安寧」的生活功課。 更多法鼓山播客節目--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聯絡我們」 https://www.ddm.org.tw/xccontactus?xsmsid=0K33235838625154716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41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2】台語版/「運」是主觀認定,不是客觀的標準。
許多人,在看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官運亨通、事業發達,總會欣羨那人運氣真好,怎麼自己從來就沒有這種好運降臨;又或者是遇到挫折,就覺得是自己的運氣不好。似乎成功與失敗都和運氣相關。 在這一集節目中,曾經有人認為聖嚴法師小時候命比較不好,但是法師並不覺得他小時候苦。聖嚴法師認為,「運」是主觀認定,不是客觀的標準,就好像俗話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聲音/陳品文 ※《聖嚴法師自在語》聽嘸台語也沒關係!歡迎同步收聽國語版 https://sndn.link/DDM/NYhCPi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台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M132555393739788126#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3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2】國語版/「運」是主觀認定,不是客觀的標準。
許多人,在看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官運亨通、事業發達,總會欣羨那人運氣真好,怎麼自己從來就沒有這種好運降臨;又或者是遇到挫折,就覺得是自己的運氣不好。似乎成功與失敗都和運氣相關。 在這一集節目中,曾經有人認為聖嚴法師小時候命比較不好,但是法師並不覺得他小時候苦。聖嚴法師認為,「運」是主觀認定,不是客觀的標準,就好像俗話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聲音/高郁華 ※《聖嚴法師自在語》講台語嘛吔通哦!歡迎同步收聽台語版 https://sndn.link/DDM/yI612e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國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L221596378719598745#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 minutes

心裡有軌
【禪,不纏|EP222】禪宗故事/雲門文偃.雲門宗的開創者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天皇道悟—龍潭崇信—德山宣鑒—雪峰義存—雲門文偃 在上一集節目中,介紹了屬於牛頭宗法脈的鳥窠道林禪師,也認識了這一位在樹上修行的特異禪師。這一集,要開啟的是中國禪宗第十三代傳承的介紹,首先要介紹的雲門文偃禪師。 雲門文偃禪師是石頭希遷法脈的傳承,他的師父就是不久前在節目中介紹過的雪峰義存禪師。文偃禪師在中國禪宗歷史上的重要性,在於他開創了唐末一花開五葉中的雲門宗。那麼,究竟雲門文偃禪師是如何創立雲門宗,又是如何弘揚禪法於世間? 就讓我們在這一集節目中,和大家細細分享……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節目內容: ● 姑蘇嘉興人也。姓張氏。 ● 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師出家。敏質生知。慧辯天縱。及長。落髮稟具於毗陵壇。侍澄數年。探窮律部。 ● 三扣睦州禪師啟悟。 ● 雪峰義存禪師付印。 ● 靈樹接首座-行腳至靈樹寺,靈樹如敏禪師三門外迎接首座。 ● 廣主劉王(南漢高祖)禮遇請法。 ● 太守樹下請法。 ● 入宮說法,賜六銖衣一襲,預賜塔號寶光,院號瑞雲。 ● 禪法特色-一字關。 ● 南漢乾和七年四月十日,師上表辭王,留誡垂訓弟子,然後端坐示寂。世壽八十六,僧臘六十六。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17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1】國語版/事不順遂而不生煩惱,即算心理健康。
聖嚴法師曾經說,他自幼體弱多病,可是卻很少生病。既然說體弱多病,又說很少生病,這不是互相矛盾嗎?那麼,自認多病的法師,又怎麼才能做到很少生病?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分享自古禪師們的身體健康,是由於首先注意了心理健康。法師認為,身體的健康很重要,心理的健康更為重要。所謂心理健康,就是心理沒有煩惱或觀念中沒有偏差。心裡想著不如意是自然和平常的現象,既是自然尋常事,也就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了。所以對一切不如意,能不怨天尤人,便稱得上是心理健康的人了。 聲音/高郁華 ※《聖嚴法師自在語》講台語嘛吔通哦!歡迎同步收聽台語版 https://sndn.link/DDM/hx7Sez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國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L221596378719598745#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3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1】台語版/事不順遂而不生煩惱,即算心理健康。
聖嚴法師曾經說,他自幼體弱多病,可是卻很少生病。既然說體弱多病,又說很少生病,這不是互相矛盾嗎?那麼,自認多病的法師,又怎麼才能做到很少生病?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分享自古禪師們的身體健康,是由於首先注意了心理健康。法師認為,身體的健康很重要,心理的健康更為重要。所謂心理健康,就是心理沒有煩惱或觀念中沒有偏差。心裡想著不如意是自然和平常的現象,既是自然尋常事,也就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了。所以對一切不如意,能不怨天尤人,便稱得上是心理健康的人了。 聲音/陳品文 ※《聖嚴法師自在語》聽嘸台語也沒關係!歡迎同步收聽國語版 https://sndn.link/DDM/GfOexe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台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M132555393739788126#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4 minutes

心裡有軌
【吾聊有聊│EP111】不斷地想跳出去的生命探索
年輕時的思維,認為一群人做的事情可能是愚蠢的,最後為何選擇出家?如此決定的背後,內心世界裡究竟有哪些思考和掙扎?出家前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1. 天性愛好自由不受約束,不斷地對自己決定的每一個行為問「為什麼」?為什麼要做這個選擇?為什麼會被自己的喜好和討厭限制住?為什麼要被世間種種的一切制約… 2. 隨著對自由的追求,逐漸意識到,不自由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限制,所面對的困難和阻礙,其實都是自己內心創造的。 3. 在生命的探索中,不斷挑戰和超越自我設下的界限,幫助自己釐清生命中的優先順序,追求生命最究竟的真相和意義。 主持人:蔡旻霓(咪咪) 受訪人:寬行法師 更多法鼓山播客節目--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聯絡我們」 https://www.ddm.org.tw/xccontactus?xsmsid=0K33235838625154716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48 minutes

心裡有軌
【禪,不纏|EP221】禪宗故事/鳥窠道林.在樹上修行的禪師
法脈傳承: 牛頭法融—牛頭智巖—牛頭慧方—牛頭法持—幽棲智威—鶴林玄素—徑山道欽—鳥窠道林 在上一集節目裡,分享了石頭法脈下相當重要的一位禪師,雪峰義存禪師的故事,六祖慧能所傳承下來,第十二代法脈介紹也告一段落。這一集,要介紹的也是第十二代的法脈傳承,但是他是屬於牛頭宗的傳承。 如果大家對於牛頭宗感到陌生的話,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禪宗四祖道信的弟子當中,我們一般認為弘忍是五祖,但當時還有一位知名的禪師牛頭法融,也是四祖很優秀的弟子,他後來開啟了牛頭宗的法脈。先前曾經在節目中介紹過的徑山道欽禪師,就是牛頭宗的傳承,也是這一集的主角鳥窠道林禪師的師父。 鳥窠道林禪師有著很不一樣的生平故事,究竟他有何與別人不同的故事呢……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節目內容: ● 本郡(杭州)富陽人也。姓潘氏。 ● 母朱氏夢日光入口。因而有娠。及誕異香滿室。遂名香光焉。 ● 問倒復禮法師。 ● 在徑山道欽禪師求得正法。 ● 無聲誰知是會。 ● 人稱鳥窠禪師。 ● 太守樹下請法。 ● 白居易問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於長慶四年二月十日告侍者曰。吾今報盡。言訖坐亡。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24 minutes

心裡有軌
【光in的故事│EP066】點亮心燈,讓慈悲和智慧的微光,燈燈相傳、光光互攝 (上)
-專訪人物 :吳茂青/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專研醫師 -主 持 人 :辜琮瑜/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推廣教育中心主任 吳茂青醫師以三十餘年血液腫瘤臨床經驗, 實踐「全人照護」與「早期安寧療護」的理念。 留學劍橋的孤獨與創傷, 使他體悟醫療不僅是技術, 更需身心靈的整合。 返台後師承黃達夫教授, 他將佛法與禪修融入臨床, 學習放下自我、 以同感共情面對苦痛, 讓病人能「笑著走」。 在和信醫院,他推動制度與早期安寧介入, 讓醫療重回人本初衷。 他說:「醫師的使命是生命,而非職業。」 以每日的打坐、念佛與歸零, 他將醫療視為修行之路。 對他而言, 安寧不僅屬於臨終, 而是每個人學會「讓心安寧」的生活功課。 更多法鼓山播客節目--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聯絡我們」 https://www.ddm.org.tw/xccontactus?xsmsid=0K33235838625154716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42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0】國語版/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放鬆能使 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你,今天微笑了嗎?現代人因為生活步調快速、精神壓力讓身心都很緊繃,連最簡單的微也常常忘記掛在臉上,甚至因為緊張和壓力,容易與人產生衝突。因此,微笑不但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與人為善。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以社會上人與人衝突的新聞為例,指出如果能夠常放鬆身心,即使有人緊緊張張地衝進來,你仍舊可以不受影響的輕鬆說:「對不起,你先請。」這樣便可以少吵一架了。 聲音/高郁華 ※《聖嚴法師自在語》講台語嘛吔通哦!歡迎同步收聽台語版 https://sndn.link/DDM/7iQbiC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國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L221596378719598745#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3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20】台語版/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放鬆能使 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你,今天微笑了嗎?現代人因為生活步調快速、精神壓力讓身心都很緊繃,連最簡單的微也常常忘記掛在臉上,甚至因為緊張和壓力,容易與人產生衝突。因此,微笑不但可以放鬆身心,還可以與人為善。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以社會上人與人衝突的新聞為例,指出如果能夠常放鬆身心,即使有人緊緊張張地衝進來,你仍舊可以不受影響的輕鬆說:「對不起,你先請。」這樣便可以少吵一架了。 聲音/陳品文 ※《聖嚴法師自在語》聽嘸台語也沒關係!歡迎同步收聽國語版 https://sndn.link/DDM/fnRP0S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台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 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M132555393739788126#PageL 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3 minutes

心裡有軌
【禪,不纏|EP220】禪宗故事/雪峰義存.寸絲不掛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天皇道悟—龍潭崇信—德山宣鑒—雪峰義存 上一集,我們分享了雪峰義存禪師和他的師兄、道友行腳四方的故事,其中還包括了雪峰義存禪師悟道的故事,從他們的故事中,也看到了禪師們彼此之間同修互勉的道情。 這一集,我們要來看看雪峰義存禪師在雪峰山接引學眾之後,和弟子之間的公案故事。究竟,成為老師之後的雪峰義存禪師是如何教化學生,以致於在他門下傳承出雲門宗和法眼宗,禪宗歷史上重要的宗門……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呂宗穎(飾雪峰義存)、黃興育(飾鏡清道怤)、种道麟(飾長慶慧稜)、陳清源(飾甲僧)、王軍智(飾乙僧)、DORE(飾丙僧) ※ 節目內容: ● 第一個故事裡,弟子說「待問即道」,為什麼雪峰義存要打他? ● 道怤認為這個將離去的弟子會讓徑山和尚「徹困也」,是因為「遠問近對」。「遠問近對」是什麼意思? ● 第二個故事,為何長慶慧稜不認同仰山所說的「諸聖去處,或在天上或在人間」? ● 為何雪峰義存都認為「是汝不錯」了,長慶慧稜卻說「何異於錯」。長慶慧稜這是什麼意思? ● 第三個故事,故事最後,為什麼雪峰義存禪師要棒打弟子,還說「大好寸絲不掛」? ※ 語錄出處:《景德傳燈錄》卷十六 僧辭師問。什麼處去。曰禮拜徑山和尚去。師曰。徑山若問汝此間佛法如何。作麼生道。曰待問即道。師以拄杖打。尋舉問道怤(ㄈㄨ)(怤即鏡清順德大師)遮僧過在什麼處便喫棒。怤曰。問得徑山徹困也。師曰。徑山在淛中因什麼問得徹困。怤曰。不見道遠問近對。師乃休(東禪齊云。那僧若會雪峯意。為什麼被打。若不會又打伊作什麼。且道過在什麼處。鏡清雖即子父與他分析。也大似成就其醜拙。還會麼。且如雪峯便休。是肯伊不肯伊) 師一日謂慧稜曰(稜即長慶)吾見溈山問仰山。諸聖什麼處去。他道。或在天上或在人間。汝道仰山意作麼生。稜曰。若問諸聖出沒處。恁麼道即不可。師曰。汝渾不肯。忽有人問。汝作麼生道。稜曰。但道錯。師曰。是汝不錯。稜曰。何異於錯。 ※ 語錄出處:《雪峰真覺禪師語錄》卷之下 師問僧。近離什麼處。僧云。佛日。師云。來時日出也未。僧云。日若出。即鎔却雪峰。師便休去。復問僧云。闍棃名什麼。僧云。玄機。師云。日織多少。僧云。寸絲不掛。師云。參堂去。僧行三五步。師云。袈裟落地也。僧回首。師便打云。大好寸絲不掛。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28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19】國語版/做人一定要有大志向,才會有未來。
大人總會問孩子,你將來想做什麼?讓孩子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與人生。有的孩子會說長大後要當老師、當警察,或許未來不一定依照小時候的願望實踐,但是至少孩子從小就有他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認為人一定要有大志向,但所謂大志向,並不是要做多大的事情,而是眼光要開闊,心胸要放大,建立起「不為自己生活著想,要為全體人類奉獻」的觀念。 聲音/高郁華 ※《聖嚴法師自在語》講台語嘛吔通哦!歡迎同步收聽台語版 https://sndn.link/DDM/NamlLs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國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L221596378719598745#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 minutes

心裡有軌
【聖嚴法師自在語│EP219】台語版/做人一定要有大志向,才會有未來。
大人總會問孩子,你將來想做什麼?讓孩子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與人生。有的孩子會說長大後要當老師、當警察,或許未來不一定依照小時候的願望實踐,但是至少孩子從小就有他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認為人一定要有大志向,但所謂大志向,並不是要做多大的事情,而是眼光要開闊,心胸要放大,建立起「不為自己生活著想,要為全體人類奉獻」的觀念。 聲音/陳品文 ※《聖嚴法師自在語》聽嘸台語也沒關係!歡迎同步收聽國語版 https://sndn.link/DDM/5pAeT9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台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M132555393739788126#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 minutes

心裡有軌
【吾聊有聊│EP110】「勁愛海洋」動起來!
淨灘,不僅僅是清理海岸垃圾,更是一次心靈的修行,在自然行動中感受、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1. 一一拾起海灘上的小小細碎垃圾過程,不只淨化了環境,心靈也被洗滌了。 2. 宜蘭大學及荒野協會的合作規劃,透過專業環境教育課程,對環保更加深刻認識。 3. 淨灘活動不僅是一場行動,更是一個重新與環境產生深度連結的寶貴機會。 主持人:蔡旻霓(咪咪) 受訪人:果光法師 更多法鼓山播客節目--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聯絡我們」 https://www.ddm.org.tw/xccontactus?xsmsid=0K33235838625154716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9 minutes

心裡有軌
【禪,不纏|EP219】禪宗故事/雪峰義存.鰲山成道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天皇道悟—龍潭崇信—德山宣鑒—雪峰義存 上一集,在節目中跟大家介紹了雪峰義存禪師的生平故事,從禪師精彩的一生,教導了禪門眾多弟子,在他的法脈傳承下,也開展出唐末五代一花開五葉之中的兩片葉子,雲門宗和法眼宗。 我們講雪峰義存禪師生平的時候,提到過了雪峰義存禪師曾經拜訪過許多禪師,像是他在洞山良价禪師的門下修學禪法,也沒能開悟,一直到德山宣鑒禪師那兒,才有個悟處。這一集,我們就來分享雪峰義存禪師他究竟是怎麼開悟的……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呂宗穎(飾雪峰義存)、黃興育(飾巖頭全豁)、王軍智(飾欽山文邃) ※ 節目內容: ● 為何巖頭全豁說雪峰義存「每日牀上坐。恰似七村裏土地。他時後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這是何用意? ● 雪峰義存說「我初到鹽官。見上堂舉色空義。得個入處。」為何巖頭全豁要他「此去三十年。切忌舉著。」 ● 為何雪峰義存對洞山渡水的偈語有被啟發,但巖頭全豁卻說「若與麼。自救也未徹在。」? ● 巖頭全豁說「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為何雪峰義存會因為巖頭全豁說「他後若欲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胷襟流出將來。與我盖天盖地去」而開悟? ● 雪峰義存對於欽山文邃說「此山必有道人。可沿流尋之」反駁說「彼不惜福如此。住山何為哉。」是什麼意思? ※ 語錄出處:《指月錄》卷十七 後與巖頭至澧州鰲山鎮。阻雪。頭每日祇是打睡。師一向坐禪。一日喚曰。師兄師兄。且起來。頭曰。作甚麼。師曰。今生不著便。共文邃個漢行脚。到處被他帶累。今日到此又祇管打睡。頭喝曰。噇眠去。每日牀上坐。恰似七村裏土地。他時後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師自點胷曰。我這裏未穩在。不敢自謾。頭曰。我將謂你他日向孤峰頂上。盤結草菴。播揚大教。猶作這個語話。師曰。我實未穩在。頭曰。你若實如此。據你見處。一一通來。是處與你證明。不是處與你剗却。師曰。我初到鹽官。見上堂舉色空義。得個入處。頭曰。此去三十年。切忌舉著。又見洞山過水偈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疎。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頭曰。若與麼。自救也未徹在。師又曰。後問德山。從上宗乘中事。學人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曰。道甚麼。我當時如桶底脫相似。頭喝曰。你不聞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師曰。他後如何即是。頭曰。他後若欲播揚大教。一一從自己胷襟流出將來。與我盖天盖地去。師於言下大悟。便作禮起連聲呌曰。師兄今日始是鰲山成道。 師與欽山巖頭。自湘中入江南。至新吳山之下。欽山濯足㵎側。見菜葉而喜曰。此山必有道人。可沿流尋之。師恚曰。汝智眼太濁。他日如何辨人。彼不惜福如此。住山何為哉。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0 minutes

心裡有軌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