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節目感謝 PEPPER'S 提供包款/贊助】
歡迎來到琄蜜莉的異想世界!今天我們邀請到我的「女兒」廖苡喬和導演Spencer,一起揭開一部關於思念、放下與靈魂功課的長片秘辛,探討活著與離開的人如何共同完成「再見」的作業。
Spencer導演這部處女作長片《可以不要再想念我了》,光是片名就充滿了哲學性的叩問,探討的其實是生者與逝者之間共同的「作業」(共業),因為活著的人放不下太執著,讓往生者也走不掉、無法向前移動(move on)。苡喬這次飾演的正是這位滯留的妻子靈魂,而這段選角過程充滿了奇妙的緣分。導演是在選角指導的推薦下,初見素顏的苡喬就憑著直覺拍板定案,認為她非常適合。而苡喬自己則做足了功課,不僅為角色寫下厚厚的日記與小傳,更在過程中發現自己與角色原型人物有許多驚人的巧合,例如兩人有相同的英文名字,甚至是同星座、同為台中人,讓她深覺這個角色是託付給她的,冥冥之中被選中。苡喬也分享了她對靈魂的理解:她認為靈魂與鬼不同,靈魂是有愛、有想念的輕盈能量體,而鬼則比較接近怨念、沉重的恐懼總和。然而,飾演這位「有愛與思念的靈魂」,對她來說卻是極大的表演挑戰,因為這要求演員必須極度內斂,不能使用以往習慣的爆發力與情緒張力,甚至被導演要求「連皺眉頭都不行」。在整部戲中,苡喬有十七場戲僅僅是扮演觀察者,她必須以一種輕盈卻又帶有重量的觀看角度,感受那份與丈夫隔著一層薄膜的距離感。最終,苡喬透過觀察現場其他演員的狀態,以及靜靜地聽著故事,找到了一種存在感,雖然導演示圖讓她與其他演員保持疏離,但她依然在旁觀中完成了自我療癒,並讓觀眾感受到她無所不在的陪伴。
苡喬讓我們看到,表演的極致往往不在於話語,而在於觀察與沉默中那無限的可能。這齣戲不只完成了導演的自我療癒,也帶給所有觀眾一份關於愛與放手的共同作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