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US
00:00 / 00:00
Sign in
Continue with Google
or
Sign me in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香港故事 - 民間博物館
RTHK.HK
8 episodes
9 months ago
Subscribe
以往談及「收藏品」,大家多會聯想到拍賣場內價值不菲的玉石古董,或是各大博物館裏的珍貴文物。原來香港有不少有心人歷年來憑一己之力,以積少成多的方法,收藏起比常規博物館數量更多、範疇更廣闊的「民物」,構成一所似有還無,但規模龎大的「民間博物館」。 第二十輯「香港故事」,會專訪這所「民間博物館」裏的收藏者,從他們的收藏品中,大家可以捕捉到不少栩栩如生的歷史和生活片段,有些是百年舊事,有些是你我的童年生活花絮,在在惹人回味。 一連十集的「民間博物館」題材包括:不只為兒童帶來歡樂,而且為低下層家庭帶來收入的香港製造玩具;見證着香港社會流轉的電影院廂座、戲票、海報;描繪不同年代、不同階層婦女地位和生活的旗袍;印證了日治時期香港市民經歷三年零八個月艱苦生活的「民物」;滿載了流金歲月的影樓舊照片和事物;看似平面的香港地圖,勾勒着風起雲湧的社會蛻變,當然有收藏者趨之若鶩;有市民23年來積極收集香港人每年追思「六四」的紀念品,為歷史留一點佐證;有收藏者醉心於研究古舊家庭用品,如電話和電視機,以緬懷昔日的生活情懷;鞋是女士們的寶貝,可反映不同時代的消費模式,有女士珍藏的卻是數百雙與皮鞋無異的紙造的鞋;有收藏者認為精緻的模型最能訴說百年香江歲月,不只收藏,還要親手製造 ……。 監製:陳耀雄 策劃:鄧敏媚 編導:鄧慧玲 鄧敏媚 冼惠芬 陸素嫺 余永泉 節目旁述:鄧藹霖 播映日期:2012年9月30至12月2日 播映時間:逢星期日晚七點至七點半 播映頻道:亞洲電視本港台
Show more...
Documentary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香港故事 - 民間博物館 is the property of RTHK.HK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以往談及「收藏品」,大家多會聯想到拍賣場內價值不菲的玉石古董,或是各大博物館裏的珍貴文物。原來香港有不少有心人歷年來憑一己之力,以積少成多的方法,收藏起比常規博物館數量更多、範疇更廣闊的「民物」,構成一所似有還無,但規模龎大的「民間博物館」。 第二十輯「香港故事」,會專訪這所「民間博物館」裏的收藏者,從他們的收藏品中,大家可以捕捉到不少栩栩如生的歷史和生活片段,有些是百年舊事,有些是你我的童年生活花絮,在在惹人回味。 一連十集的「民間博物館」題材包括:不只為兒童帶來歡樂,而且為低下層家庭帶來收入的香港製造玩具;見證着香港社會流轉的電影院廂座、戲票、海報;描繪不同年代、不同階層婦女地位和生活的旗袍;印證了日治時期香港市民經歷三年零八個月艱苦生活的「民物」;滿載了流金歲月的影樓舊照片和事物;看似平面的香港地圖,勾勒着風起雲湧的社會蛻變,當然有收藏者趨之若鶩;有市民23年來積極收集香港人每年追思「六四」的紀念品,為歷史留一點佐證;有收藏者醉心於研究古舊家庭用品,如電話和電視機,以緬懷昔日的生活情懷;鞋是女士們的寶貝,可反映不同時代的消費模式,有女士珍藏的卻是數百雙與皮鞋無異的紙造的鞋;有收藏者認為精緻的模型最能訴說百年香江歲月,不只收藏,還要親手製造 ……。 監製:陳耀雄 策劃:鄧敏媚 編導:鄧慧玲 鄧敏媚 冼惠芬 陸素嫺 余永泉 節目旁述:鄧藹霖 播映日期:2012年9月30至12月2日 播映時間:逢星期日晚七點至七點半 播映頻道:亞洲電視本港台
Show more...
Documentary
Society & Culture
第九集–紙中樂
香港故事 - 民間博物館
21 minutes 55 seconds
12 years ago
第九集–紙中樂
紙,除了以書本的形式承傳知識,亦可以不同形式,記錄社會文化的演變。 本地陶藝家李慧嫻於2000年以紙紥祭品作展覽,原意是在展覽中批判消費文化,展覽完結後。李慧嫻自言『自投羅網』,不斷收集紙鞋,至今超過五百對,成為一個不智的消費者。李慧嫻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去欣賞這種傳統民間工藝,認為紙製品模仿生活用品,藏品無形中紀錄了香港這十二年的潮流文化。 修讀設計出身的吳文正於十五、六年前開始收藏戰前時期的包裝紙盒,尤其鍾情於中成藥紙盒。藥物關乎用者人身安全,必須標榜商譽,吳文正表示不少藥廠以創辦人...
Back to Episodes
香港故事 - 民間博物館
以往談及「收藏品」,大家多會聯想到拍賣場內價值不菲的玉石古董,或是各大博物館裏的珍貴文物。原來香港有不少有心人歷年來憑一己之力,以積少成多的方法,收藏起比常規博物館數量更多、範疇更廣闊的「民物」,構成一所似有還無,但規模龎大的「民間博物館」。 第二十輯「香港故事」,會專訪這所「民間博物館」裏的收藏者,從他們的收藏品中,大家可以捕捉到不少栩栩如生的歷史和生活片段,有些是百年舊事,有些是你我的童年生活花絮,在在惹人回味。 一連十集的「民間博物館」題材包括:不只為兒童帶來歡樂,而且為低下層家庭帶來收入的香港製造玩具;見證着香港社會流轉的電影院廂座、戲票、海報;描繪不同年代、不同階層婦女地位和生活的旗袍;印證了日治時期香港市民經歷三年零八個月艱苦生活的「民物」;滿載了流金歲月的影樓舊照片和事物;看似平面的香港地圖,勾勒着風起雲湧的社會蛻變,當然有收藏者趨之若鶩;有市民23年來積極收集香港人每年追思「六四」的紀念品,為歷史留一點佐證;有收藏者醉心於研究古舊家庭用品,如電話和電視機,以緬懷昔日的生活情懷;鞋是女士們的寶貝,可反映不同時代的消費模式,有女士珍藏的卻是數百雙與皮鞋無異的紙造的鞋;有收藏者認為精緻的模型最能訴說百年香江歲月,不只收藏,還要親手製造 ……。 監製:陳耀雄 策劃:鄧敏媚 編導:鄧慧玲 鄧敏媚 冼惠芬 陸素嫺 余永泉 節目旁述:鄧藹霖 播映日期:2012年9月30至12月2日 播映時間:逢星期日晚七點至七點半 播映頻道:亞洲電視本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