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TV & Film
Sports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90/3b/59/903b59e4-aa73-9cd0-72a5-f7ba48f5a58b/mza_7983846701012858901.jpg/600x600bb.jpg
語言摯聊室
語言治療師 文馨
20 episodes
3 weeks ago

歡迎來到《語言摯聊室》

我是文馨,一位在美國執業的兒童語言治療師,也是一位在 30 歲才確診 ADHD 的神經非典型者。 這是一個分享支持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Affirming)語言治療經驗與觀點的節目。

我想邀請你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語言治療,從中性甚至是正向的觀點,重新理解神經非典型群體─像是自閉光譜者、ADHD者、大量使用延遲仿說的孩子、AAC 使用者等等─的溝通與發展,也一起打破許多根深蒂固的相關誤解與迷思。

這個節目也會盡可能放大神經非典型當事者的聲音,讓更多第一視角的經驗能夠被聽見,讓更多神經非典型的人能獲得應得的理解和尊重。

不論你是家長、療育工作者、老師、同樣也是神經非典型的夥伴,或是正在尋找更適合自己或孩子支持方式的你,都歡迎你一起進入《語言摯聊室》🌷

Instagram ▶️ @CarnationSpeec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arenting
Kids & Family
RSS
All content for 語言摯聊室 is the property of 語言治療師 文馨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歡迎來到《語言摯聊室》

我是文馨,一位在美國執業的兒童語言治療師,也是一位在 30 歲才確診 ADHD 的神經非典型者。 這是一個分享支持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Affirming)語言治療經驗與觀點的節目。

我想邀請你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語言治療,從中性甚至是正向的觀點,重新理解神經非典型群體─像是自閉光譜者、ADHD者、大量使用延遲仿說的孩子、AAC 使用者等等─的溝通與發展,也一起打破許多根深蒂固的相關誤解與迷思。

這個節目也會盡可能放大神經非典型當事者的聲音,讓更多第一視角的經驗能夠被聽見,讓更多神經非典型的人能獲得應得的理解和尊重。

不論你是家長、療育工作者、老師、同樣也是神經非典型的夥伴,或是正在尋找更適合自己或孩子支持方式的你,都歡迎你一起進入《語言摯聊室》🌷

Instagram ▶️ @CarnationSpeec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Parenting
Kids & Family
https://image.firstory-cdn.me/Image/cllinhrxf01l101xtewi40ld7/g4rXtmBWpXdrGfyUgbN4r.jpg
EP18 ※ 成人尋求ND診斷的意義是什麼?昀芝的AuDHD心路歷程 (feat. 《原來我有自閉症》作者 鍾昀芝)
語言摯聊室
1 hour 25 minutes
3 months ago
EP18 ※ 成人尋求ND診斷的意義是什麼?昀芝的AuDHD心路歷程 (feat. 《原來我有自閉症》作者 鍾昀芝)

本集重點:

  • 昀芝分享她如何從懷疑父親的特質,逐步發現自己也是泛自閉光譜者
  • 確診自閉光譜和 ADHD 的歷程,以及診斷後生活上的變化與調整
  • 服用 ADHD 藥物後對生活的實際影響與感受
  • 成年人到底需要得到診斷嗎?成年後才得到診斷的意義是什麼?
  • 分享童年時期與神經典型人在學習與社交上的差異


昀芝的著作《原來我有自閉症》第一版的購買管道:

  • 博客來購買連結
  • 三民書局購買連結


本集中昀芝分享的資訊:

  • Dr. Tony Attwood對自閉光譜的看法
  • 診斷成人ADHD的范樂群醫生、樂群診所資訊
  • 社會排斥與大腦反應(無ND受試者)研究者:Eisenberger et al., 2003. 發現:被排斥會激活前扣帶皮質(ACC)與前額葉,這些區域與痛覺與行為調節有關。說明神經典型者會將社會排斥「感覺成痛」,因此更可能選擇從眾以避免這種痛苦。
  • Bolling et al., 2011. 題目:Neural correlate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發現:ASD 兒童在相同的社交排斥情境下,ACC 與前額葉反應顯著低於神經典型者。
  •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陳豐偉 著


昀芝主要的倡議分享管道:

  1. 臉書專頁:原來我有自閉症https://www.facebook.com/soiamautistic/
  2. Threads:https://www.threads.com/@so.i.am.autistic?xmt=AQF0rfZmQVmK_DfBJDApEDlfBcUYGrYWKVGIFtpwbZHdIU0
  3.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o.i.am.autistic/


【8月10日昀芝在台北的講座資訊】

  •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soiamautistic


感謝大家的收聽!如果對這集內容有任何問題、想法、或是未來有任何想聽的相關主題,歡迎在您使用的收聽平台留下評論、或是到IG留言、私訊告訴文馨🌷

–

Instagram ▶ @CarnationSpeech
Email信箱 ▶ wenshin@carnationspeech.com
工作室網站 ▶ CarnationSpeech.com
小額贊助支持語言摯聊室:https://buymeacoffee.com/carnationspeec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語言摯聊室

歡迎來到《語言摯聊室》

我是文馨,一位在美國執業的兒童語言治療師,也是一位在 30 歲才確診 ADHD 的神經非典型者。 這是一個分享支持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Affirming)語言治療經驗與觀點的節目。

我想邀請你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語言治療,從中性甚至是正向的觀點,重新理解神經非典型群體─像是自閉光譜者、ADHD者、大量使用延遲仿說的孩子、AAC 使用者等等─的溝通與發展,也一起打破許多根深蒂固的相關誤解與迷思。

這個節目也會盡可能放大神經非典型當事者的聲音,讓更多第一視角的經驗能夠被聽見,讓更多神經非典型的人能獲得應得的理解和尊重。

不論你是家長、療育工作者、老師、同樣也是神經非典型的夥伴,或是正在尋找更適合自己或孩子支持方式的你,都歡迎你一起進入《語言摯聊室》🌷

Instagram ▶️ @CarnationSpeec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