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Sport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0f/03/98/0f0398f6-6222-8992-a269-4cc915808292/mza_12284387434525724921.jpeg/600x600bb.jpg
台北市立棒球場
曾文誠 & 梁功斌
87 episodes
4 days ago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Baseball
Sports
RSS
All content for 台北市立棒球場 is the property of 曾文誠 & 梁功斌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Baseball
Sports
Episodes (20/87)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10] Andy:「這裡是《台灣之聲》 ,我是阿迪,歡迎收聽《阿迪的職棒時間》」
「要去訪問球員,聽到是《台灣之聲》,他們就嚇死,誰敢上啊?」 這集的來賓是「棒球狂之詩」的 Andy 謝迪華,他從兄弟飯店時期就是球迷,最喜歡的是「棒球先生」李居明,到中華職棒開打時,他自然而然支持兄弟象。可是為了免費進場,他居然加入了三商虎啦啦隊,而且大家都知道他「藍皮黃骨」,雖然是死忠的象迷,但他也漸漸地對三商產生感情。這集他也和我們分享李居明跳槽和三商虎解散時他的心情。 這次邀請 Andy 來,主要是因為他有一段奇特的經歷,曾經在地下電台《台灣之聲》主持過棒球廣播節目《阿迪的職棒時間》,可以說是地下版的《棒球天地》,很難想像當時剛解嚴後,地下電台居然跟棒球結合在一起,雖然後來去服役,只做了一年就收攤,但也是棒球媒體史上一個篇章。到底當時他都聊些什麼?還有遇到地下電台的叩應要聊什麼?甚至還在上《歡樂強棒》節目的空檔採訪過球員?這一集的內容絕對勾起資深球迷滿滿的回憶! 「當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能不能真的傳達你想表達的意念,和希望提到的人。」現在 podcast 和各種自媒體百花齊放,Andy 經歷過那段黨外時期,他是怎麼看待現在已經達成當年「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氛圍,還有做自媒體的初心。以及他成立「棒球狂之詩」後,遇到哪些令他感動的故事呢?一起來聽聽瘋狂球迷 Andy 的野球狂人生詩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days ago
1 hour 13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9] 曾繁宗:「我就是庸才啊!我做四十幾年,一輩子只在這裡服務過」
「其實(洪騰勝)組棒球隊,沒有要賺錢,就是熱情。」 這集我們邀請到兄弟飯店的採購曾繁宗,他在第一線見證兄弟飯店棒球隊成立、中華職棒成立,是洪騰勝先生的得力助手,從他的視角來看當年成立職棒的契機,以及他怎麼看「洪董」這位一生的老闆,還有由衷感謝他的知遇之恩。 曾繁宗和我們分享洪董一開始從貿易業踏入飯店業的原因,以及面試和用人的哲學,還有他如何經營飯店、善用獎金分紅制度,後來把經營飯店的哲學也套用在棒球隊上。 曾繁宗提到洪董在成立球隊前,就知道成立球隊會賠錢,但他就是一股熱情,想要組一支業餘球隊,而且把眼光放在未來的職業棒球隊。「假設星期三錄取,下星期二報到,他會問你星期六先來打球,當時貿易公司也有棒球隊。」曾繁宗就這樣陪洪董打棒球,一打就是三十年。「有時候只有六、七個人也照打。」曾繁宗說。 「日本跟韓國都有(職棒聯盟),我們會輸他們嗎?」洪董抱持這樣的想法,買地、投入資源在球隊上,一步一步往目標前進。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找「教官」曾紀恩來帶隊,洪董和教官有許多共通點,一絲不苟而且強調苦練。曾繁宗也提到當時是如何招兵買馬從乙組打上甲組,還要說服已經有名氣的甲組球員加入新球隊,一路篳路藍縷。「他(洪董)知道一年要虧六七千萬,是有點吃力,畢竟不是大企業。」曾繁宗也透露當時如何留下黃廣琪,以及勸退許順益(後來成為合庫教練),還有跟教官的小故事。 當然,我們也聊到簽賭案當時洪董的反應,以及經營球隊的長期虧損,還有對於賣球隊時預期的價碼。還有跟著洪董大半輩子的他,怎麼看「奮鬥者的詛咒」這個說法。 這一集有許多人生哲學,值得我們反覆咀嚼思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 hour 7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8] 藍文成:「父親的精神告訴我,要做就做到最好」
*更正啟事:根據台灣棒球維基百科資料,藍德和前輩出生於 1906 年 「我比較遺憾的是,沒有聽到父親親口講述他之前在嘉農和甲子園(的經歷)。」 這集我們邀請到前三商虎的藍文成,他現在是平鎮高中的棒球隊教練。出身自台東縣的望族,他的父親藍德和(東和一),以及其他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前輩回到部落,推廣棒球,而且後來他的父親成為學校的校長。一直到父親過世之後,藍文成才知道原來父親是台灣棒球的先驅,也才開始了解嘉農這段歷史。 「我五年級的時候,富岡國小學校成立棒球隊。」藍文成一開始的棒球訓練很簡樸,沒有什麼資源,父親沒有參與學校的教學,而是在課後額外幫他訓練。當時台東的棒球風氣很盛,國小就有十多支少棒隊伍,藍文成後來到了北部加入榮工體系的中華中學,再到輔仁大學,畢業後服兵役加入陸光,卻因為在比賽中受傷。後來因為開貨車車禍導致手傷,原本談好要去合庫,還好方水泉教練讓他加入球隊養傷,但一休息就是兩年多,沒有辦法上場,最後自請離隊。 暫時離開棒球的這段期間,他還去打兩份工,白天送貨,晚上當補習班老師,週末還帶棒球隊,自己也打乙組棒球。「剛好那時候要組職棒,林信彰教練不知道從哪裡得知我的電話,問我還想不想要打球。」也因為當時在陸光跟林教練的緣分,職棒開打前我加入了三商虎。不過後來因為「三劍客」卡住兩個內野的位置,藍文成只能改練外野,增加上場機會,這一待就是七年。 「到職棒五年,我覺得沒有上場空間了,那時候就有想到基層服務(當教練)了。」後來三商也安排他轉教練,送他到日本去參加秋訓,接受棒球訓練的學習,讓他拓展了視野。三商虎解散之後,藍教練原本打算回到台東,因為介紹大溪至善工商擔任教練,後來考取教職,在「張老師」張滄彬延攬下,成為強權平鎮高中崛起的推手之一。 藍教練也跟我們分享他在基層服務的心得,怎麼看台灣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原棒協)在台灣棒球界貢獻,還有平鎮與榖保的競爭關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1 hour 14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7] Nicky & 周中庭:「女生打棒球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我們的目標是把自己(協會)消滅。」 這集我們邀請到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的 Nicky 和主播周中庭,兩位因為中華職棒而愛上棒球,而且都是味全龍迷。她們和我們分享求學時期是怎麼在升學壓力下,還能瘋棒球。用成績說服父母「愛棒球不會影響成績」。 「那時候在球場的女性球迷真的很少,尤其是沒有男生陪同的女性球迷,或是幾個女生結伴去看球的,真的很少。」在早年的看球環境比較難吸引女性進場,Nicky 和中庭在很小的年紀就已經習慣球場的氛圍,而且深深地著迷。「那時候看球是很愉快的,我們都喜歡坐搖滾區,加油團後面那一排。」Nicky 說。因為哥哥是兄弟迷,反骨的中庭就支持味全龍,還拿零用錢自己訂了《龍族》雜誌,房間還貼黃平洋的海報,Nicky 甚至還到寺廟幫黃平洋求籤祈福,真的熱血又瘋狂! 後來味全龍球員被台灣大聯盟挖角和球隊解散,她們身為球迷,又是怎麼看待的呢?這一集她們的答案可能讓你感到意外。 她們後來自己也穿上球衣打球,進而推廣棒球運動。「在 2004 年第一次女子棒球全國賽,那時候才知道有這麼多女生打棒球。」Nicky 像是開關被打開了,原來非科班的女生也可以打棒球,於是隔年她加入台北先鋒隊。中庭也是因為同一個賽事,在北一女組了一支球隊要參加選拔,甚至還找到許順益教練來指導。 「一開始是為了圓夢,大概過了兩年以後,我發現我有沈重的社會責任。」中庭回憶起當時剛成立球隊,常常被問到她的起心動念。「也許我們持續參與,可以鼓勵更多人出來做這件事。」之後兩人就一頭栽進了女子棒球的領域,十多年來篳路藍縷,在台灣各地辦比賽。一路上撒下的種子,這幾年已經開始萌芽,剛落幕的世壯運也有女子棒球賽事,決賽前進到台北大巨蛋,為台灣女子棒球史寫下新篇章。 -- ☕️ 節目中提到的咖啡輕食店 「就坐.Sit & Enjoy」 台北市大同區民族西路 203 號一樓 02-2595-0818 💪 以行動支持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 https://twbaa.org/suppor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1 hour 16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6] 陳琦豐:「只要我碰到球,我靠速度可以上壘」
「什麼樣的妖魔鬼怪我都看過,什麼樣的洋將我都看過。」 這集的來賓是前後待過兄弟象和統一獅的「小兵」陳琦豐。他是少數在少棒階段沒有參加正規球隊訓練的職棒球員。陳琦豐直到國二轉學至官田國中,才正式接受科班訓練。「我覺得我的人生裡面都是遇到兇的教練。」他回憶起啟蒙教練王子燦雖然帶他的時間不長,但對基本功的高標準要求和比賽中的火爆性格,至今仍令他印象深刻。當時官田國中也是青少棒勁旅,讓他有機會透過測試,進到中華中學,加入榮工體系。還曾發生華興與榮工爭取他的插曲,也讓他看見華興杜勝三教練與眾不同的一面。 「我是靠速度取勝。」他說,「當兵時測試,100 公尺跑大約是 11 秒出頭。」他從小學起就以短跑見長,常是全校前兩名,他自認速度是他在球場上的最大優勢。「國中的時候,下雨天我就在練偷點,可以練三小時。」 不過在青棒階段,面對美和、華興、榮工等名校菁英選手的激烈競爭,他始終無緣入選國家隊。「全班八個棒球隊的,就只剩我沒出國比賽。」他坦言那段時間曾感到自卑。後來他選擇不唸大學,在等待當兵的期間加入兄弟飯店棒球隊,沒想到很快就迎來了披上國手戰袍的機會。「你沒去想(國手夢),沒想到一下就到了。以前朝思暮想,(夢想)好像遙不可及。」 職棒生涯中,陳琦豐並未留下太多耀眼紀錄,當時因年紀輕,球迷多以「小兵」這個綽號記住他。他自己怎麼看待這個稱呼?他完整經歷兄弟象的第一次三連霸,那段榮光又有哪些深刻回憶?還有和吳思賢的交易,居然是他自己點頭答應的? 在場邊觀察多年的他,在刻意地練習下,養成了敏銳的觀察力。後來居然是因為跟王光輝的一句玩笑話,在退休後轉任教練。陳教練還兩度加入經典賽教練團,用另一個身份參與國家隊。從球員到教練,角色轉換之間又有什麼不同的體會?離開球場後,他曾短暫擔任市議員助理,這段特別的經歷又帶給他什麼樣的學習? 一起來聽聽「小兵」陳琦豐說他的人生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33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5] 葉恩:「要不是統一減薪百分之五十,其實我沒有勇氣離開」
「我一度懷疑統一球團貼牌子『葉恩與狗不得進入』。」 這集的來賓是前統一獅防護員葉恩。在運動防護還沒有受到重視的八九〇年代,他是在高二因為一次國際交流比賽的關係機緣,加上到德國追愛,才走上這條路。「那時候我英文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背不起來,何況是德文。」葉恩回想起當時為了愛情,硬著頭皮去德國,那時候大家都搞不懂他到底念的是什麼科系。 當他學成回台加入統一獅時,因為有了國外經驗,在服裝和人員配置上都進行改善,也慢慢地建立起職棒球隊重視運動防護的專業。「(防護員跟教練)我們是互相牽制的,但是是良性的。」葉恩在節目中也提到當時他跟總教練起衝突的事情。另外,葉恩剛加入時還發生一段插曲,家人誤會他加入球隊當「萊恩」痛罵他一頓。「『老子花那麼多錢讓你到德國讀書,你他 X 的回來給我扮一隻獅子!』」葉恩模仿起這段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我不是要跟總教練對著幹,我是為了球員好。」葉恩在統一獅一待就是十一年,經歷過不同時代的球員和教練,他和球員相處有自己的一套原則。特別是對洋將,當洋將拿翹的時候,他總是有辦法治治這些脾氣古怪的外國朋友。「洋將是挺怕我的,或是說挺尊敬我的。」 他離開統一獅時鬧得不太愉快,甚至球團懷疑後來的球員被他帶壞,因而開始出怪聲。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葉恩敢愛敢恨,具有勇敢追求的冒險家性格。他後來到了對岸,靠著他天生海派氣息和幽默感,在中國闖出一片天地。 如果他當時沒有對球隊不滿,可能也就沒有現在找到更大舞台的葉恩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28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4] 康明杉:「我以前是中心棒次重砲手」
「如果當初測試我打擊,搞不好看上我的打擊,而不是投球。」 這集的來賓是三商虎的投手康明杉。他因為父親是棒球迷,從他小時候就開始看球,加上當時朴子少棒正強,嘉義地區棒球風氣很盛,四年級加入球隊時只能撿球,五年級開始有機會上場,而且都打第三棒。「那時候就有打擊的天份。」康明杉在訪問裡不斷強調,他以前可是強打者:「我單場打過五支全壘打!」 後來開始在國小六年級學習投球,還曾經在青少棒時期的南區選拔賽,七場比賽出賽四場,都沒有失分,甚至對到台南市代表隊時,單場送出十七個三振(只有一個出局不是三振)。後來北上台中,加入東峰青少棒,但因為身高一直都沒有突破,擔任投手的機會就減少了。 不過康明杉在印第安納州蓋瑞世界青少棒錦標賽時,因為球隊落入敗部,一日兩戰,投手人數不夠,教練緊急派他上場,結果投出完封勝,幫助球隊拿下冠軍。康明杉在明德高商,他還是沒有改練投手,而是外野手,直到畢業之前,台電找他去測試,居然是以投手身份去,康明杉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想不通。結果當然落選,後來轉而加入原本對他有興趣的合作金庫棒球隊。 當時合庫打擊好手雲集,所以康明杉轉而練投手,那時候球速不快,記憶中只有時速 120 多公里,但他越丟越好,還入選 1984 年奧運選拔隊。退伍後他又回到合庫,體能訓練對他的協調性幫助很大,開始達到投球的高峰,在 1986 年世界盃面對韓國完投 12 局拿下最佳右投手獎。世界盃一鳴驚人的表現,讓康明杉有機會到日本社會人五十鈴棒球隊,不過體能訓練讓他吃不消,疲勞讓他無法發揮實力。兩年後,中華職棒成立之際,在林信彰教練接觸下,加入以榮工和合庫為主的三商虎。 「回來第一年,我感覺身體的狀況比在日本好,心情也比較好。」職棒元年,康明杉就拿下 9 勝,成為球隊的主力投手。後來就是虎迷的津津樂道的故事了。 「要離開你原有的球隊,當然一個球隊待久了,也是有情份在。」梁 sir 在節目也分享當時為什麼會在台灣大聯盟成立之前,第一波挖角就看上康明杉,而且康明杉為什麼會想要離開待了七年的三商虎?後來退休之後,又是什麼機緣到了大學隊和城市隊?還有這季我們也想討論女子棒球在台灣的發展,康明杉曾經短暫帶過女子棒球隊,他對於當時的情況還記得多少呢?一起來聽康教練的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18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3] 任中傑:「職棒這條路,就是不歸路」
「球員和教練不會喜歡領隊的。」 這集我們邀請到的是前味全龍領隊任中傑,任領隊也曾經擔任過興農牛的領隊,在味全龍回歸中華職棒後,先以顧問身份加入,後來第二次成為球隊領隊。他和我們分享這三次他是怎麼接下任務,其實一開始他根本不在棒球圈,在集團的人資部門裡工作,因為郭榮祺董事長認為「棒球全部都是人的問題」,因此把兵符交給人事經驗豐富、而且也是棒球迷的任領隊。但當時他完全沒有準備好。 「沒有涉賭的,也有拿錢。那時候風氣很差。」那時也是味全龍面臨台灣大聯盟挖角,又遇到簽賭案的艱苦時期,任領隊職棒八年一上任就遇到很大的困難,但也因為他的能力被看見,雖然三連霸後,味全解散,興農的楊天發總裁延攬他進球隊。從味全的黃家,到興農的楊家,再到魏家的味全,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領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談薪水,還有在談薪水時建立好關係。任領隊和我們提到興農時期的楓康和黃忠義,在談薪時遇到的小故事。令梁 sir 大吃一驚,原來有些事他以為沒人知道,結果其實影響深遠。 不只面對老闆,領隊和教練、球員的關係也是一門學問。任領隊經歷過許多總教練,例如傳奇的徐生明總教練和現任的葉君璋總教練,他有不同於曾公的看法。在興農時期,還曾經發生楊總裁干預調度,最後裁撤掉教練團的事情,當時的情況到底多誇張,任領隊在這集節目中毫不保留的分享細節。 任領隊也是唯一在職棒前期與近五年都擔任過球隊領隊的人,由他的角度來看現在的職業球隊經營,以及球迷和啦啦隊。「球迷很多(進場)是看啦啦隊的。」他感慨時代的變化,也深刻地感覺球迷的風向改變。「現在球迷的忠誠度不如以前。」 一起來聽聽任領隊回首這一段「不歸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15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2] 江泰權:「尤其是公眾人物,我確實是前車之鑑」
「我被判詐欺未遂,我沒有對價關係,而且我也沒打輸球,我認真打。」 這集來賓是統一獅的江泰權。他出身嘉義,小學就加入梅山少棒隊,後來轉學到南興,繼續走上棒球之路。和多數走上棒球路的球員不同,江泰權其實很會讀書,課業表現不錯,但因為練球佔用太多時間,逐漸跟不上學業進度,只好專心打球。「書要讀得好,球同時要打得好,我覺得有困難。」江泰權說。 江泰權在三級棒球時期原本是捕手,青少棒階段還與洪一中一同入選國家隊。因為他跑得快、打擊穩定,後來被教練安排轉任外野手。「因為我跑比較快,打擊比較穩定,所以用我比較多一點。」江泰權說。「(大學時)一百公尺我可以跑十一秒,繞壘我可以跑十四秒多。」他後來保送到輔仁大學,成為莊勝雄的御用捕手。「我覺得跟莊勝雄配,很好配,他很準。」江泰權在節目中也分享了自己接捕兩大強投莊勝雄與郭泰源的經驗,從捕手的角度說明他們球路為何那麼有威力,以及彼此之間的絕佳默契。 「三朝元老」江泰權多次入選國家隊,征戰洲際盃、世界盃和亞運會,還參與三屆奧運,歷經三任總教練:李來發、吳祥木和林家祥。他從最年輕打到最資深,從菜鳥一路成為隊長,可說是台灣棒壇一代傳奇。在節目中,他分享了如何破解荷蘭隊投手,以及1984年奧運在道奇球場的震撼體驗,還有對長期移地訓練的反思。 他也談到當年加入職棒的過程。由於黑鷹棒球隊考量到他高齡 32 歲,所以沒有將他列入保護名單,最後被統一獅選走,成為少數沒有加入時報鷹或俊國熊的國家隊成員。「當然有點意外,時報鷹當時是我和周子玉一起慢慢組起來的。」江泰權說。 後來江泰權因涉賭爭議離開台灣棒壇。雖然對當時的判決仍有遺憾,他也坦言必須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離開球界後,他回到家中經營的餐廳工作,後來在吳祥木教練的介紹下轉往中國發展,帶領天津獅和中國國家隊,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我帶隊參加六次全運會,有五次打進決賽,三次拿冠軍。」江泰權在中國逐漸摸索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在教練職位上也找到成就感,可說是實現了當初郭領隊對他的期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28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1] 澎恰恰:「我如果往生了,我希望燒出來的是一顆棒球」
「早期私底下能借得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的,只有我跟童安格。」 第六集第一集的來賓是「澎哥」澎恰恰。澎恰恰在棒球之鄉嘉義長大,從小就是棒球痴,五專之前雖然都沒有受過科班訓練,都靠自學,一有空就找捕手來練習。甚至晚上會跑到嘉義火車站旁的地下道,只因為那裡有燈光,能讓他練投。到五專後,他先後待過黎明工專和遠東工專,那時的生活除了打棒球還參加田徑隊短跑和跳遠,更誇張的是帶領球隊完成三連霸,簡直是運動奇才。 澎哥說他真的很愛當投手,尤其喜歡投手站在場中央那種英雄的感覺,還摸索出「澎氏滑球」,讓他在乙組賽場上投出過兩場完全比賽(兩場!!!)。「我球速不快,但就是準,而且後面的隊友守備好。」澎哥說。他還在 1995 年職棒正熱時,主持棒球綜藝節目《歡樂強棒》,還是「閃亮之星棒球隊」的創辦人,為了祈求一場雨停,他還發誓要吃素一個月,真是瘋狂。 在職棒元年開幕戰的時候,因為邀請藝人來拉抬曝光,找來棒球痴澎哥和童安格獻花給特別來賓「OH 桑」王貞治,成為澎哥至今仍念念不忘的一段光榮時刻。 「作秀的時候,曾經為了一場比賽,整個禮拜不接秀場。」澎哥曾經投到韌帶斷掉、罹患急性腸胃炎,他還是堅持要上投手丘,簡直是在拿命拚。走上演藝之路的澎哥始終有個夢想,希望能成為職棒選手,他曾經列名台灣大聯盟嘉南勇士的球員名單,但最終並未上場出賽。他也曾經報名選秀會,跟當時的兄弟象談好,但因為場外風波最後告吹。不過,棒球之神終究沒有遺忘他,讓他在2012年3月1日,身披統一獅球衣,面對天津獅完成職棒初登板,圓了他一生的棒球夢。 「你這一輩子,排第一的是棒球。」澎嫂曾經對他說。澎哥不只在棒球場上燃燒自己,甚至還投資拍棒球電影,自己當導演,這成了他棒球人生中最失落的一段歷程——他明明如此熱愛棒球,卻被市場冷酷無情地澆了一桶冷水。「看棒球不應該是在螢幕上看,應該是到現場去感受那個氛圍。」澎哥說這是他拍電影學到的一課。 「棒球的紅縫線,剛好一百零八針,一直走,沒有直的,從哪裡開始就走回原點,這不就人生嘛!所以人要活到一百零八歲。」澎恰恰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9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0 下集] 陳偉殷:「原本腦中一片空白,Jeter 那一棒才讓我清醒」
⚾️ 第六季募資達標!解鎖限量簽名版回饋品,只有 66 個! 👉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我就是想回到球場上面,我要人家知道,就算受到這麼大的傷,我還是能回到球場上面,而且甚至比我受傷前更好。」 下集我們聊到陳偉殷來到美國之後,經歷完第一個春訓,準備開季的時候,才接到總教練指派任務,要在第二個系列賽對上洋基隊,他坦承說自己有些出乎意料。 陳偉殷第一場先發,他站在投手丘上,腦中一片空白,開場就連續三個壞球,「不是緊張,而是自己要做什麼完全不知道。」陳偉殷說自己從不會怯場,不管什麼比賽,但來到美國,初登板夢想成真的那一刻,他卻手足無措,直到 Derek Jeter 在滿球數擊出全壘打,才醒過來,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在戰場上。 陳偉殷來到美國,不只要適應用球,還要適應新教練、新捕手、新環境,他用親身經驗來談兩位傳奇總教練—落合博滿和 Buck Showalter 的相同與不同。「日本的話,你上去丟,你能完封就是完封。」陳偉殷說 Showalter 會有合理的用球數上限,該換就是會換,要保護選手的狀態。「被打兩分、三分沒關係,我們的打擊會幫你打回來。」這點跟落合監督的「調一分就輸了」哲學大不相同。 從中日龍到巴爾的摩金鶯,陳偉殷也經歷球隊不同的階段,面對到更強的對手,他越想挑戰,不管是多強的打者,他都是一個挑戰者姿態。「可能是一種叛逆,越說我越做不到,我越要做給你看。」陳偉殷說。在金鶯時他有追逐的目標,這是他生存的一個動力,可是到了馬林魚他卻沒有這樣的感覺。「我沒有抓到一個目標,盲目地執行,比較迷失了方向。」 陳偉殷在訪問中,也分享了他和鈴木一朗的互動,他到底是怎麼看待這位傳奇球星呢?甚至成為隊友。陳偉殷透露鈴木一朗的觀察選手的方式很獨到,讓他想起落合博滿。 至於陳偉殷為什麼要選擇在生涯尾聲之前,挑戰獨立聯盟,他到底想要傳達什麼?證明什麼?讓他自己來說給你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0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6E0 上集] 陳偉殷:「古巴的教練要我跟他回去古巴」
⚾️ 第六季募資來囉!來看看這季的回饋品有多酷!👉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為什麽他們做得到我做不到?」 這集我們邀請的「忠實聽友」陳偉殷,最近他剛剛宣布退休,而且也回到他生涯發跡地名古屋舉辦引退儀式,這集是在他宣布退休之前錄音。而且一錄就超過兩小時,感覺還可以聊更久! 一開始我們先聊他從小看中華職棒,成為球迷,兩位哥哥都打棒球,都支持兄弟象。「我從小叛逆,就是不要(跟他們一樣)。」陳偉殷還說當時他支持的球隊,其中的球員後來還變成他學校球隊的教練,感覺很奇妙。偉殷的棒球路一開始並不順遂,差點一度因為父親不支持,退出球隊。後來到仁武國中,一年級球隊就解散了,曾經想說不打了,還好加入了橋頭國中,促成了未來進入到高苑工商的契機。「整個過程中,蔡(啟生)幫助我蠻大的。」陳偉殷說。 「那時候(國中)跟他們(高苑)練習的時候,壓力很大,因為錦輝、英傑、思齊他們(都在隊上)。」陳偉殷回憶起國中時起和高苑一起練球的時光。「那一批很強。我們要幫忙守備,我就想說誰敢守內野,那時候打鋁棒,不小心就被打死在那邊。」 進到高苑後,偉殷只能追逐著同梯王牌羅錦隆和鄭錡鴻,永遠不是隊上最強的投手。「我有了這兩個人當目標,在高二的時候,我就不想輸給這兩個人,就一個良性競爭。」陳偉殷說。「可能是從小叛逆,就會覺得他們做得到,我也一定做得到。」在 IBF 青棒錦標賽時,他看到更多怪物,更激起了他要挑戰國外的目標。 「如果有機會,想去美國看看。」陳偉殷雖然後來因為陳大豐的關係,改變心意,最後在日本職棒大榮鷹和中日龍兩支球隊中,選擇了中日龍(其中的原因聽了這集節目你就知道)。 可是剛到日本的陳偉殷,前兩年過得並不順遂,語言不通、陌生的環境,感覺沒有進步,還遇到開刀。「那時候年輕,不懂,不舒服也不講,就是硬丟。」後來因為休賽季休息不夠,傷勢越來越嚴重。 「球隊那時候給我兩個選擇,一是開刀,我給你一年的時間,如果不開刀,就是明年必須投出成績,沒有投出來就解約。」後來陳偉殷在陳大豐的建議下決定動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回到投手丘比賽。 陳偉殷「很能跑」也是球界知名的。「我覺得對協調性有差,以前從最不喜歡跑步,後來強迫自己去跑,協調性就出來了。」陳偉殷在日職初期,開刀復健的時候也不停地跑,奠定他長久生涯的基礎。「我現在不能看比賽,我不能丟球,看了心會很癢。」陳偉殷當時沒事就跑步,是他暫時逃避的一種方式。 陳偉殷分享他和監督落合博滿的互動,他觀察日本監督和美國總教練有什麼差別。他怎麼看落合的「只要不掉分就不會輸」哲學?他和吉見一起的友誼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後來拿下防禦率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陳偉殷心中還有更遠大的目標,前往目標的路上也不如表面順遂… 敬請期待下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1 hour 30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12] 郭泰源:「我不是天才,但我對球的感覺很好」
「我們知道這個感覺,但有時你跟選手說,選手沒有辦法體會。」 第五季的最後壓軸,我們邀請到「東方特快車」郭泰源。是主持人曾公和梁 sir 心中「神一般的來賓」。 郭總和我們分享小時候展現棒球天份,一開始還不是投手,是到長榮中學才開始練投,和吳復連一樣,也是從餵球給學長開始。「那時我做餵球投手的時候,丟得很多,對於投球的感覺不錯。」恩師陳潤波老師看到他的天分,積極栽培他,在高三時還安排他到台大的棒球場給西武獅的教練測試,也成為郭總之後赴日的機緣。 江湖給他的封號是「投球教科書」,郭總的協調性非常好,他和我們分享跑步能夠看出協調性,協調性好,跑起來自然輕鬆,能夠透過跑步來提升投球的協調性。「投球不一定有標準動作,但最起碼我的協調性和柔軟度算好的。」 郭總在 1984 年的洛杉磯奧運面對道奇球場偌大的空間和滿場的球迷,還要面對 Mark McGwire、Will Clark 和 Barry Larkin…等等名將,他卻能封鎖對方打線,還投出亞洲最快的時速 158 公里,震驚球界。「感覺到壓力的時候,我已經在職業(球隊)了。」郭總說他在業餘時期,其實沒有感受到太多壓力,上場就是專注投球,幾乎都沒有注意用球數,上場就是要投完。「你知道的越多,你壓力越大。」 奧運過後,「東方特快車」開往東瀛,郭總在西武效力的期間遇到球隊的黃金時期,13 年的職業生涯,累積 117 勝,他和我們分享落合博滿到底有多強,有多難對付。「其實到後來,好像好的球員都到西武了。」郭總開玩笑地說,強打都變成他的隊友才是他投得好的原因。更難能可貴的是,身為一個「洋助人」,郭總最後獲得日本球界的尊敬,實在不簡單。 他回來台灣之後沒有繼續投球,反而接下誠泰 Cobras 的總教練,成為「郭總」,當時決定轉換角色時,他的想法是什麼呢?他又認為自己是一個怎麼樣風格的總教練呢?他對於台灣年輕的球員又有什麼期許呢?郭總的看法值得大家反覆咀嚼思考。 一起來聽聽郭總的傳奇故事。我們第六季再見。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59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11] 謝仕淵:「我想要證明做棒球,也能做出很好的研究」
「對於台灣來說,什麼是棒球?」 這集我們邀請到現任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謝仕淵,他同時也是第五季第一位來賓周思齊的研究所指導老師。感謝他在百忙之中,和我們約在他位在成大歷史系的辦公室,聊聊他對於棒球的理想。 「我們可以經由棒球,來了解自己是誰。」從小就愛上棒球謝教授,結合歷史的專長,從棒球的角度切入台灣歷史,抱著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越挖越深,越了解棒球對於台灣的意義。從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傳入棒球開始,暸解日本是如何在台灣進行殖民統治,以及當時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的互動與衝突。「做為一個研究台灣史的研究者,就會想說:『欸?那時候一九〇六年的時候,台灣有在打棒球嗎?』」 「我要把『棒球是國球』這件事,做一個最完整的解釋。」我們常說棒球是國球,也調侃說「國球是贏球」,但其實在台灣歷史中,棒球的角色到底是什麼?什麼是台灣的棒球文化?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口述歷史,慢慢拼出歷史的原貌。「要了解『台灣人』這三個字,可能最快的方式是透過棒球。」 謝教授曾出版過《臺灣棒球一百年》和《「國球」誕生前記 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等等棒球與歷史書籍,是記錄台灣棒球歷史的重要著作。「我都跟我的學生說,沒有找不到的,是你要不要找而已。」謝教授常常和他的學生分享這句話。「什麼是資料?關鍵在於你的問題是什麼。」謝教授在訪談中也和我們分享蕭長滾前輩對他的影響,在辦公室裡的書櫃上,有好幾排是蕭教練留下的手稿,在棒球資訊不普及的年代,蕭教練滿滿的筆記整理,成為台灣棒球史重要的文獻之一。 當然,身為歷史學者,謝教授是怎麼看待「台北市立棒球場」這棟建築物對台灣棒球的意義呢?這堂充實而且滿滿感動的歷史課,值得你一聽再聽。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58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10] 翁豐堉:「在投手丘上,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凃忠男」
「那時候我很疲勞了,沒有球速,球也不會跑,難怪羅敏卿覺得很好打。」 這集我們邀請到「金門仔」翁豐堉,他是中華職棒唯一金門出生的球員。其實在他小時候就已經搬到三重,之後在金門和三重這兩地跑。翁豐堉的人生和這兩地有著不解之緣。 他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只打了一年棒球,球隊就解散,後來就轉往手球,後來又回來打棒球。國中一開始也是打棒球,後來又遇到解散,改踢足球,還愛上了打撞球,翹課混彈子房。後來回到金門還打籃球、排球。手長腳長的「金門仔」打得不錯,還跟阿兵哥一起打籃球。 進到北體以後才有比較正式的訓練,在林敏政老師的指導下,建立紮實的體能基礎。「那時候我在北體投很多(比賽),今天投完,明天還有的話還要準備。」當時球隊戰力並不強,翁豐堉是主戰投手,大量累積比賽經驗。「其實你丟得多也是一種訓練,你的續航力才會更好。」當時運動防護觀念並不普及,所幸翁豐堉的職業生涯也沒遇到大傷,他還透露某間診所特別有效,曾經把他舉不起來的右手給治好。 「有一場對虎風。十八年來,北體從來沒有贏過虎風,我是第一個贏的。」翁豐堉在北體漸漸投出名氣,還被選為國手,後來加入業餘球隊合作金庫,再到職棒成立前加入三商。他特別提到在合作金庫和三商時期和凃忠男同隊,兩人搭配,對他幫助特別大。「他(在本壘後面)下戰術,帶領我、要求我,我真的很感謝他。」翁豐堉說。「我都聽他的。」 「我記得(職棒元年)上半球季我丟得很好啊,我記得丟六勝零敗。下半季可能體能、肌力下滑,整季八勝五敗。」翁豐堉說當時對於職業賽季沒什麼概念,當作盃賽來調整,先發中繼兩頭跑,球速還可以丟到時速 145 公里(當時算是很快),可是到下半季就後繼無力。 「當後援就是準度一定要好。就像 Rivera,準!」翁豐堉說。「後來我到興農做救援,(牛棚)戰力也是不夠啊,國產的能丟後面的沒有人了。」職棒 11 年總冠軍賽,翁豐堉出戰統一獅五場,第七戰他被羅敏卿打出關鍵全壘打。其實前一天他原本被總教練王俊郎告知,要在牛棚待命,但打到第七戰已經兵疲馬困,球威下滑,面對火燙的羅敏卿他只能挨打。 從球員身份退休之後,翁豐堉在因緣際會下,參與到穀保家商棒球隊成立初期的過程,還花心思延攬當時在台中投出成績的強投張誌家、紀俊麟,還有高志綱。這麼說起來,翁豐堉是打造穀保強權的推手之一,也跟三重很有緣份。 現在翁豐堉希望能回饋金門棒球,培養出第二個、第三個打職棒的「金門仔」。 🥤 金門仔飲料專賣店:新北市三重區大智街 236 號,(02)2980-1880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1 hour 4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9] 林言熹:「能夠陪他們打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我有這個時間,想要幫這些選手留下一些畫面。我覺得比文字的影響力來得更大,必須花時間,到處盡量能夠拍什麼比賽就拍什麼比賽。」 這集我們邀請到球魂網站的創站團隊成員林言熹。如果你有關注台灣的三級棒球,到現場觀賽時很有可能看過林言熹在場邊拍照的身影,用行動展現他對棒球的執著和熱愛。 林言熹和許多球迷一樣,從小開始看棒球,高中時職棒開打,風潮正熱時,他加入台大「職棒社」,在校園裡發行刊物和舉辦展覽,甚至畢業後還和同好成立了球魂網站,內容包含中華職棒、日本職棒以及美國職棒大聯盟,在「.com 熱潮」期間一個頗具代表性的棒球網站。網站上的「扒糞日記」專欄還讓曾公留下深刻印象。「可能當時剛大學畢業,比較衝吧,看到很多東西它是錯的,我覺得必須要去糾正。」林言熹說。 另外,林言熹在台灣棒球新聞史上還有一個傳奇的註腳,他最先公布陳金鋒上大聯盟的消息,他在節目中說當時還寫信向道奇隊球團公關求證,因此能在所有新聞媒體中搶先一步。 現在林言熹在多個學校擔任教練,他說看到學生接觸棒球、學習棒球是讓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他也在 2013 年出版《你,怎麼能不愛台灣棒球》分享他對於棒球的熱情。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1 hour 1 minute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8] 蘇元泰:「如果外國人對我又愛又恨,就代表我成功一半」
「我(面試時)第一句就說:『我是味全的球迷喔!』」 這集我們邀請到統一獅的翻譯「阿泰」蘇元泰。阿泰從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之後,到藝術經紀公司工作,因為公司裡只有兩個男生,其他都是女生,他思考「這工作可能沒辦法做一輩子」。剛好看到報紙上味全龍在徵翻譯,自己又是龍迷,就去應徵試試看,結果他打敗留美碩士,在 17 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進到職棒界做他從沒想過的「夢幻工作」。 他在職棒六年就開始做球隊翻譯,剛到球隊的時候,他周遭都是電視上看過的「偶像」,他反而有點閉俗。做為球隊的職員,他開始適應職業球團作息,還有調整對於比賽的情緒,不能再像球迷一樣,要保持專業。在場上場下,要怎麼樣扮演好「翻譯」的角色,搞清楚自己的定位,阿泰有自己的一套職業哲學。 在味全解散後,在徐生明總教練介紹之下,去了高屏雷公,後來才到統一獅。翻譯這工作一做就是 27 年。「有一個專職的翻譯,我相信洋將會覺得球團對他的重視,對他的尊重。」阿泰說。「初期最大的挑戰是坎沙諾,因為坎沙諾說英語很模糊,很快,夭壽快。所以有時候要他再說一遍。」 在職棒場上,翻譯是洋將與教練之間溝通的橋樑(也可能是夾心餅乾),在內容與情緒上如何轉達,同時顧及雙方的心情,實務上其實有許多眉眉角角,可能一不小心產生誤會,就在某一方心裡埋下怨恨的種子,是非常需要注意細節的工作。阿泰還在節目中「原音重現」當時徐生明總教練和賈西的對話,活靈活現。當然,他在節目中也特別感念徐總對他的信任和照顧。 在場外,阿泰就是洋將和洋教練的保姆,或是秘書,要協助他們處理生活的大小事。當然也因為生活上的依賴,朝夕相處之下,培養出深厚的兄弟之情。阿泰特別分享了大帝士、布雷和賈西(凱薩)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阿泰看著洋將來來去去,還經歷過職棒黑暗時期。他在節目中細數過去種種,心中五味雜陳。阿泰說之後退休了,他要去美國和中南美洲找他這些「好兄弟」,一個一個去拜訪他們,換他們盡地主之誼。 至於為什麼阿泰說:「如果做翻譯做到外國人對我又愛又恨,就代表我成功一半。」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由他本人解釋給你聽!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2 months ago
1 hour 21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7] 陳正中:「這個球隊很強,但心沒有辦法一致」
「人生不可能永遠在同一個點,既然我選擇回來開餃子店,那我就要像個老闆的樣子嘛。」 這集我們邀請到三商虎的陳正中(陳勝騏),我們一行人在他的店裡享用完美味的餃子之後,就在餐桌上架起麥克風開始抬槓,是一次很特別的錄音經驗。 我們從他小時候打手球隊,後來轉入棒球隊,並且入選立德少棒隊聊起。那時候他就已經展現出長打者的天份。陳正中帶我們回憶當時,蕭長滾教練在地區選拔賽時,把王牌投手林文祥藏起來,在全國賽打敗勁敵府城少棒隊,至今仍是南部棒球史精彩的一段故事。 陳正中後來也進入到美和體系,跟著「教官」曾紀恩訓練。「我那時候去念美和,結果他們認為我是一個叛徒。」他回憶起當時球員都很害怕教官,聽到教官的機車聲就會自動醒來。「其實他不是很兇,但是他的威嚴,讓大家很尊敬他。」當時他們常跟實力高出許多的空軍棒球隊切磋,培養出堅強的實力。 陳正中一路順著美和體系進入文化大學,畢業前就被合庫延攬,但因為職棒籌備期就被三商棒球隊挖角,放棄了鐵飯碗,成為職棒球員。三商虎在職棒元年上半季就拿下季冠軍,之後一直走下坡,陳正中認為是球隊向心力不夠,自成派系,加上領隊的管理方式,導致球隊士氣低落,戰績始終不見起色。「當時的領隊讓我有一點很不能諒解的是,你要怎麼罵、怎麼打,關起門來都沒關係。但是你叫外面的人來診斷三商球隊,我就想怎麼會變成這樣。」 在台灣大聯盟成立之後,陳正中離開三商虎,跳槽到台灣大聯盟,擔任金剛隊打擊教練。後來有感於父親的餃子店沒人接續,還有陪伴兒子,毅然決然離開棒球界,回到家鄉高雄接手家族事業。 2023 年年底,三商公司舉辦球迷會,邀請陳正中出席,當他收到邀請時,感到非常驚訝。走進熟悉的三商大樓,比鄰坐著老戰友們,面對著過去支持他的球迷朋友們,他的心裡在想些什麼,聽了這集就知道! 🥟青島餃子專賣店 https://www.facebook.com/fooddumpling 高雄市仁武區八德南路 100 巷 65 號 訂購專線 07-3725656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58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6] 紀華文:「有明星球員但沒有明星裁判」
「我老婆一開始就反對我當裁判。」 這集我們邀請到中華職棒裁判紀華文,他和我們分享因為熱愛棒球而成為裁判的過程。從家人一開始反對,到他加入中華職棒成為儲訓裁判,後來跳槽台灣大聯盟,歷經聯盟解散、失業,再鼓勵他回到執法工作,回想起一路上的心酸、低潮,讓紀老師在錄音時忍不住哽咽。「那時候夢破了,心頭酸酸的。」 裁判離開球場,職業技能在一般的職場派不上用場,而專業的裁判養成又非常耗時。「要到稍微具備一個(職業)裁判的雛形,最起碼要五到七年。」紀老師對於走這條路,他靠的是對棒球滿滿的熱情,才能堅持到這一天。 「做裁判要求完美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紀老師說自己有點完美主義,或許是這樣的自我要求,讓他成為一名優秀的棒球裁判。雖然不是球員背景,退伍後去應徵中華職棒聯盟裁判,當初甚至因為「社會歷練不足」被拒於門外,做了幾年工作之後才有機會再穿上裁判制服。 「自信心對於一位裁判來說很重要。」紀華文老師回想起在場上判決遇到爭執時,的確需要有歷練過,散發自信,才能從容應對,建立起裁判的公信力。聊到把洋將山洪趕出場,他提到過往來台灣討生活的洋將都會試探裁判的尺度,如何和球員、教練應對、如何保持情緒穩定,也是在實戰中邊做邊學習。「人格特質很重要。」紀老師說,美國的訓練都會觀察裁判學員的特質,不只需要專注力和體力…等等,做為一名合格的職業裁判,在個性上需要果斷明快。 紀老師在中華職棒與台灣大聯盟執法超過兩千場,在 2021 年的東京奧運金牌戰擔任主審,是他職業生涯中的一個榮耀,他也在許多國際賽工作的經驗,還有美國的裁判學校受訓期間,觀察出東西方裁判文化差異,還有裁判之間如何團隊合作。 紀老師談到一個把球員趕出去的案例,讓他覺得特別有成就感,至於是什麼原因,聽這集節目就知道!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8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S5E5] 陽介仁:「結果好笑的是,他們都打不到。比賽的時候還是打不到」
「現在講對他有點不公平,但陳憲章的球路也沒有我的刁鑽啊。」 這集我們邀請味全龍的「下勾王子」、「打虎英雄」陽介仁,錄音的地點就在台東棒球場裡面,是他當時長大打球的地方。陽教練先從小時候台東棒球風氣開始回憶,當時紅葉二代因為受到「大郭」郭源治影響,開始有更多少棒隊,陽教練就是當時從體操隊轉去練棒球。下勾球的協調性和柔軟度就是在體操隊奠定基礎的。 高中他到了高苑工商,但是高一球隊就解散,後來在鄭幸生的建議下,轉到了台中宜寧中學,後來又因為宜寧中學轉往發展女子足球,導致棒球隊成為孤兒,後來藉由游至樞洽談到味全接手贊助,延續了陽介仁的棒球路,甚至到了文化大學階段,還是持續贊助。「我們真的好幸福,吃、住的有,每天都供應我們味全的牛奶。」陽介仁回憶道當時高中畢業時,味全公司接手的情況。「那時候游老師就直接跟味全公司說,這批已經幫你們打起來了,你們必須接手。」 「那時候味全公司有一個非常支持棒球的副總經理,叫做張景涵。」陽介仁想起當時整批宜寧中學棒球隊加入文化大學,一批二十幾人,戰力升級,超越了大學棒球勁旅輔仁大學(葡萄王)。當然,聊到文化和輔大,一定要聊聊那一場「二十一局大戰」,到底莊勝雄和黃廣琪有多強?還有,陽教練想起那一場比賽他守右外野,光來回一壘側休息區就跑到腳痠。 至於招牌的下勾投球,也是在宜寧高中的時候練的,當時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情況下,陽介仁自告奮勇,為了要幫助隊友適應當時東吳高工王牌投手何明堂的低肩側投球路,在餵球時自然而然揣摩出來的,不過就算給隊友先適應,隔天面對到何明堂時,還是搞不出什麼名堂,頻頻揮棒落空。 後來加入國軍虎風棒球隊,陽介仁的下勾球越投越好,在林易增的慫恿下,退伍後離鄉背井到阿部企業棒球隊。返台之後,他加入味全龍隊,生涯初登板就是完封,後來還投出無安打比賽。不過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比賽居然不是無安打比賽,而是另一場令他感覺到遺憾的比賽。 你對於「下勾王子」的印象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 🎉感謝 493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五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 🌟敬請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五星留言評價及分享,感恩感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56 minutes

台北市立棒球場
兩個加起來將近 130 歲的大叔,能跟上時代,製作自己的 podcast,覺得很幸運。 --- 新平台但聊的卻是舊故事,第一季只有曾公和梁 sir,兩個中職成立前的老員工,分享所知道的中華職棒點滴,希望為台灣棒球史留下一些有聲回憶。第二季開始我們邀請當年一起參與歷史的球隊人員、聯盟職員、明星球員和媒體朋友,來和球迷們回憶當年。聊聊許多你可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秘辛。 --- 🎉感謝 326 位贊助者熱情支持《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六季,讓我們能繼續做出好節目!也幫助社團法人台灣女子棒球運動推廣協會,為棒球平權貢獻心力,讓更多人享受棒球、參與棒球。 💪 募資活動: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mbs-s6 ⚾️ 支持女棒:https://twbaa.org/support 📬 工商合作 & 聽眾信箱:taipei.municipal.baseball.stadium@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